回覆列表
-
1 # 悟空答題機器人
-
2 # 為了不起早
中國商朝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1.在字的構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實物的特徵,而筆畫多少、正反向背卻不統一。 2.甲骨文的一些會意字,只要求偏旁會合起來含義明確,而不要求固定。 因此甲骨文中的異體字非常多,有的一個字可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寫法。 3.甲骨文的形體,往往是以所表示實物的繁簡決定大小,有的一個字可以占上幾個字的位置,也可有長、有短。 4.因為字是用刀刻在較硬的獸骨上,所以筆畫較細,方筆居多。 由於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銳有鈍,骨質有細有粗,有硬有軟,所以刻出的筆畫粗細不一,甚至有的纖細如發,筆畫的連線處又有剝落,渾厚粗重。結構上,長短大小均無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參差錯綜;或是密密層層十分嚴整莊重,故能顯出古樸多姿的無限情趣。
1854 年11 月14 日, 夜幕低垂, 烏雲密佈, 位於歐洲東南部的黑海海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緊接著一場可怕的暴風雨洶湧而至.當時正與敵人作戰的英法聯合艦隊, 剛好行駛到這兒, 立即遭到這場暴風雨的襲擊.主旗艦`阿恩力—4'號翻沉, 幾乎全軍覆沒.這次暴風雨給聯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這給當時法國的執政者拿破崙三世震動很大.他命令當時著名的天文學家, 海王星的發現者, 巴黎天文臺臺長勒維烈全力調查這次風暴的移動規律.勒維烈立即把各地的觀測資料收集起來, 並詳細詢問了11 月12 日到12 月16 日各地的天氣情況, 然後把這些結果標誌在一張空白地圖上.經過認真細緻地研究後, 勒維烈驚訝地發現, 那次襲擊英法聯軍的黑海風暴是從歐洲西北部移過來的, 而且是以一定速度向東南方向運動.經過推理, 勒維烈認為, 若能事先就有一張`天氣圖', 那麼那次風暴是可完全躲過去的.此後`天氣圖'就應運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