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對於這二者來說,有相同性質,某些方面有可比性,有些方面就只能各自評價,對比不上了。
當然,作為中國快速發展時期的兩個大專案,分別是出自不同時代的發展產物。
世界上最早的高鐵就是1964年日本東海道新幹線,真正高鐵全面推行還是在1981年法國的TGV(Train grande vitesse)技術,世界上最先進的高速輪軌,TGV是唯一沒有盈利色彩而享譽世界的法中國產品,當時歐洲國家都採用此技術產品,1972就在試執行達到了318KM/小時,後面有了德國的ICE(intercity_express)研究。
中國是從1998年從瑞典引進時速200公里的X2000運營深廣線,大陸的第一臺和諧號CRH2,則是有日本引進E2系1000番臺技術,
隨後,中國關注於改進機車牽引系統的擺式列車,從國際高鐵發展趨勢看,擺式列車將有很大可能是一種大規模成熟鐵路網基礎上提速,而價效比較高的高鐵技術。
關於大飛機,則一直是中國成立之後的一個夢想,大家都知道全球最大的飛機霸主空中客車和波音,無論從經濟角度和戰略角度,大飛機都是老一輩人心中所想,1970年8月,國家正式下達檔案,就是當時有名的708檔案,發展大飛機,當時最早的就是“運10”,首次從10噸級向百噸級研究突破。主要是亞高音速區域,最遠航程8600公里,最大時速93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110噸。
研製大飛機是一個重大戰略決策,也是被定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個標誌性工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RJ-21支線飛機於2009年投入運營,2008年5月26日,中國商用飛機掛牌標誌大飛機專案正式上馬,專案總裝、研發、零配件生產基地確定建立,預計2020年飛上藍天。
高鐵和大飛機,都是中國強力發展實力增強的展示,也是中國發展道路上的必然,只是中國在國際上優先發展這兩大專案,也是一步邁入了世界強國前面了。
高鐵和大飛機,在技術要求和裝配難度還是有所不同,因為環境和速度的巨大懸殊,差距明顯,大飛機難度還是要難上許多,尤其是中國自主研發,飛機的發動機,零配件製造研發,都比高鐵要求高許多,這也是為什麼高鐵已經全國歡騰,大飛機還是在翹首以待……
說實在的,對於這二者來說,有相同性質,某些方面有可比性,有些方面就只能各自評價,對比不上了。
當然,作為中國快速發展時期的兩個大專案,分別是出自不同時代的發展產物。
世界上最早的高鐵就是1964年日本東海道新幹線,真正高鐵全面推行還是在1981年法國的TGV(Train grande vitesse)技術,世界上最先進的高速輪軌,TGV是唯一沒有盈利色彩而享譽世界的法中國產品,當時歐洲國家都採用此技術產品,1972就在試執行達到了318KM/小時,後面有了德國的ICE(intercity_express)研究。
中國是從1998年從瑞典引進時速200公里的X2000運營深廣線,大陸的第一臺和諧號CRH2,則是有日本引進E2系1000番臺技術,
隨後,中國關注於改進機車牽引系統的擺式列車,從國際高鐵發展趨勢看,擺式列車將有很大可能是一種大規模成熟鐵路網基礎上提速,而價效比較高的高鐵技術。
關於大飛機,則一直是中國成立之後的一個夢想,大家都知道全球最大的飛機霸主空中客車和波音,無論從經濟角度和戰略角度,大飛機都是老一輩人心中所想,1970年8月,國家正式下達檔案,就是當時有名的708檔案,發展大飛機,當時最早的就是“運10”,首次從10噸級向百噸級研究突破。主要是亞高音速區域,最遠航程8600公里,最大時速93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110噸。
研製大飛機是一個重大戰略決策,也是被定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個標誌性工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RJ-21支線飛機於2009年投入運營,2008年5月26日,中國商用飛機掛牌標誌大飛機專案正式上馬,專案總裝、研發、零配件生產基地確定建立,預計2020年飛上藍天。
高鐵和大飛機,都是中國強力發展實力增強的展示,也是中國發展道路上的必然,只是中國在國際上優先發展這兩大專案,也是一步邁入了世界強國前面了。
高鐵和大飛機,在技術要求和裝配難度還是有所不同,因為環境和速度的巨大懸殊,差距明顯,大飛機難度還是要難上許多,尤其是中國自主研發,飛機的發動機,零配件製造研發,都比高鐵要求高許多,這也是為什麼高鐵已經全國歡騰,大飛機還是在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