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天寂

    延續文明,首先要回答什麼是文明!“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中國古代的文明觀中,文明就是聖人透過對天象和自然以及人類活動的觀察,總結形成一套有利於人類繁衍、生息、進步的思想和經驗,並將其作為指導人類生活的思想,代代積累相傳。文明對於人,類似於電腦軟體中的作業系統。它的內涵包括語言、文字、藝術、歷史、風俗、制度、工具。。。等等等等。

    那麼,延續文明的意義在於減少後人從頭摸索的時間,能夠透過教育,直接複製和繼承過去積累的經驗和教訓。比如,人們常說的,我們不用重新發明輪子!

    可是, 延續文明也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時代是在不斷變化的,新的事物層出不窮。如果一個文明不能新陳代謝,那麼就會成為發展的桎梏,就會被淘汰。四大文明古國,三大文明已經被淘汰,我們作為碩果僅存的古文明,面臨的問題尤其嚴峻。如何讓過去積累的豐富的文明成果發揮它的長處,而又不成為妨礙我們面對新時代新問題創新的絆腳石?我們的中華文明如何與時俱進,既有繼承又有創新呢?

    這個答案也藏在我們的文明中。。。

    眾所周知,《易》有三:不易、簡易、變易。不易,就是過去,過去不變,講的是繼承,我們過去積累的文明。變易,就是未來,充滿變化,無法預測。簡易,就是現在,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的情況。繼承過去的文明,根據當下的情況變化,漸進的進化,去應對變幻莫測的未來。

    古《易經》有三本:

    夏以山為尊,艮卦為首,名《連山》,適用於漁獵文明;

    商以地為尊,坤卦為首,名《歸藏》,適用於母系社會;

    周以天為尊,乾卦為首,名《周易》,適用於強權世界。

    周以後,天下失道,道裂為百家,各述其偏。老子認為恢復《歸藏》,可以救天下,所以寫了《道德經》,認為弱可以勝強,無為勝有為,沒有面對時代的變化與時俱進,這叫食古不化,所以不被任何諸侯強權採納。

    孔子認為恢復周禮可以平天下,老子明白這只是短暫的,因為“禮”無法面對時代的變化。道德仁義丟了,沒有辦法,不得已採用禮治天下。

    從此,中華大地每一個朝代,都無法將文明的繼承發展與時代的變化有機的統一起來,開國、盛世、中興,變法失敗,滅亡。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所幸天佑中華,秦以降2000年後,新中國找到了這個時代的《易經》,它叫做《改革》!當然,每一代人都有面對那個時代的變化,有不同改革任務。未來的管理層能否無私的、實事求是的將改革進行到底,還需拭目以待。

    這就是中華文明的精髓,她是活的,她不否定過去,也能直面當下,無論逆境還是順境。她既傳統,又現代,這就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奧秘。她帶領我們繼承過去的一切歷史經驗,實事求是的把握當下的事實,自信的面對未來的一切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蘋果還能如期舉行新品釋出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