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55697070227

    “天”指自然界的規律,指客觀的,不隨人力改變或者基本上不可能隨人力改變的那些。

    “人”指我們可以調節的部分,不過用在這裡,指我們可以改變的部分中跟“天”背離的那一些。

    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客觀規律是不能或者很難改變或者改變它需要付出代價以致於得不償失,所以我們正確的選擇就是順應客觀規律,努力剋制人性中一些有違天道的東西。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反之。

    “天”的執行規律就是大自然趨向於平衡,多的會補充給少的,而人類社會的執行規律恰恰相反,是多的有更強大的能力從少的那裡獲取,造成多的更多,少的更少。

    西方社會也有類似的觀察總結,《聖經》馬太福音書裡提到“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個就是著名的馬太效應。

    這個規律用“現代科技”的說法就是大自然是熵增的,生物界是熵減的。

    從長期看,人類不可能突破客觀規律逆轉熵增的大趨勢,然而從短期看,從區域性看,確實可以靠我們的努力實現熵減,當然,客觀規律不可違背,所以短期的熵減會被時間消除,區域性的熵減是靠外部更大程度的熵增換來的。

    人類努力製造熵減,也就是說努力製造貧富差異必然是短期、區域性有效的,時間長了,肯定會有人站出來替天行道,替天行什麼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這是不是說我們需要儘量消除一切慾望,象苦行僧一樣生活?當然不是,一陰一陽謂之道,我們儒家講究的是“中庸”,不管哪個方向的極端行為都是我們反對的。

    比如男女之事,如果把它消除,人類就滅亡了,我們只是反對過度的行為,“淫”本身就是指過度。

    當年宋儒對情慾控制過嚴,我個人懷疑是為了糾正唐以及五代十國以來人類對情慾的過度放縱的過沖,就是說矯枉必須過正,這種態度是階段性的,在特定時間有意義,也只在特定時間有意義。中庸才是儒家的根本,三綱五常、貞節啥的都只是特定範圍內有效的東西,儒家並不教條,倒是批評儒家的很多人是教條的。

    回到今天,我們普通人其實並不需要知道宋人“存天理,滅人慾”是怎麼做的,做到了哪一步,更加不用管朱熹自己的情況如何,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怎麼做,會怎麼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上起床手指關節僵硬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