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小A的媽
-
2 # 少兒程式設計名師張為
前面兩個答案,實在慘不忍睹。
很簡單,程式設計就是把你能想到的東西,變成現實,被看到,被聽到,被感覺到。
你可以手工製作,但涉及到思維的東西,和有邏輯的東西,手工太過侷限,但我們有一個好的方法,可以利用強大的計算機構建我們的想法。
不怕做不出來,就怕想法受限。
我兩個閨女,我就是這樣告訴她們的,很新奇,很有趣,學的也開心,每天卯足勁想著創造新東西,學習對她們而言,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充滿了各種挑戰的趣味比賽。
-
3 # 教學課堂
最理想的情況莫過於家長恰好了解該領域,並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為孩子解惑,孩子的知識增加了,家長在孩子心目中更“厲害"了,親子關係更加緊密。
家長們不要將求知的動力全部丟給孩子(如回覆孩子“你自己去查"),應該抓緊寶貴的機會(孩子有興趣)引領他們將好奇的念頭轉化為求知的行動,一起去查資料,一起得出結論。
我們可以和小朋友解釋,程式設計就是你用電腦能“聽懂"的語言,向電腦提出要求,讓電腦按照你的想法做事的過程。 電腦能懂的語言有很多種,比如Python、C++等,小孩子也可以學習使用較為簡單的程式設計工具,比如麻省理工大學研究發明的一款圖形程式設計軟體Scratch,以此來鍛鍊小孩子的程式設計邏輯思維。提出要求的過程就是在電腦上輸入一行行“電腦的語言”的過程。
-
4 # 樂遊劉
我是程式設計師出身,家裡也有女兒,程式設計這件事情對於女兒的解釋就是命令計算機按照我的要求作出相應的動作的一種方法。因為女兒還小,不認識字,我用scratch教她進行程式設計,可以透過拖動的方式進行邏輯變成,女兒很感興趣,我買了一本書《scratch少兒趣味程式設計》,按照書中的例子去教她,目前學了幾個章節了,基本上能做一些簡單的動畫了,比如小螞蟻爬行、小貓捉老鼠、青蛙唱歌之類的。
下步的打算是把國內的少兒程式設計機構的教材拿過來看看,畢竟是做程式設計師的,看看他們的教材就知道怎麼講了,而且自我感覺比他們的老師水平要高出不少,有種賺到的感覺
回覆列表
我覺得就像給孩子講故事那樣告訴她。
比方說:
計算機是我們人的好朋友,計算機也是會說話的,只是我們聽不懂計算機說話,也聽不見計算機說話。
那你說說我們都是怎麼和計算機交流的呢?
你看到的手機上的小方塊,開始它是不存在的。是爸爸透過計算機語言和計算機說話,然後計算機聽懂了爸爸要幹什麼,這個小方塊就是計算機聽懂爸爸說的話後,被計算機制造出來的。
爸爸對於計算機來說,就是老師。老師讓他怎麼做,他就需要怎麼做。有時候做的不對了,爸爸還得教計算機改正過來。
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形象?寶寶是不是可以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