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思並快樂著

    孩子今年正好小升初,見識了太多焦慮的家長,我自己這個心路歷程也是跌宕起伏,在此嘗試結合我的經驗和觀察,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小升初為什麼被家長如此重視,我想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初中知識體系的問題。初中知識體系不同於小學的,我自己上學的一個體驗也是如此。小學相對而言,課程體系比較簡單,語文、數學、外語,知識點也比較簡單,家長只要略知一二,在家基本就可以自己上手監督輔導。更何況,現在遍地都是優質輔導班,小學課程體系之外,週末輔導班強化已經足以能夠應付小學的知識考點。初中則不同,課程體系複雜了很多:語文、數學、英語之外、還有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生的精力時間有限,如何能讓學生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之內,達到學習上”事半功倍”的效果?優質學校和優質老師的迫切需求在這個前提下就會異常凸顯。因為優質學校和優質老師能夠最大程度地將校內學習、每節課的作用效果發揮到最大。

    第二、孩子青春期的問題。我觀察周圍小升初的家長,幾乎無一例外都有一個擔心: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比較強,這種情況下,環境的因素就成為一個不得不考慮的重點。周圍太多遊戲成癮、調皮搗蛋、不思進取的孩子和周圍都是家教甚好、認真努力、自律勤奮的孩子,哪一種更有利於孩子成才?當然是後者。所以,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小升初擇校,其初衷其實都大同小異:在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的前提下,為孩子創造一個優質的就學環境,讓孩子處在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氛圍中,這要比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有效得多。

    第三、初中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小學到初中,我身邊不少逆襲的案例:當然有正向逆襲,也有反向逆襲。小學成績好的到了初中未必就一定還好,小學成績差的到了初中未必就一定差,正源於這種變數,很多家長都想到了初中再搏一把,這也是小升初擇校熱的心理動因。

    以上,供參考。

  • 2 # 一百分計劃
    1、小學到初中後,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對學生主動性要求等都有較大提升,而家長能幫的忙則越來越少(大概也就剩下掏錢上補習班了……)。

    在這種情況下,初中的好壞對學生的影響就很大。至少能幫助孩子比較順利的度過適應期。

    2、初中學習好壞決定了中考成績。

    要知道,基本上只有一半的初中生會上普通高中,剩下學習成績不好的那些,大多都會被學校和老師勸去職高,中專一類的學校。所以,要是初中差,未來可能連上個普通高中參加高考都有困難。

    至於好高中就不必說了,能上個省重點的高中,至少一本就沒啥問題了,多努力點,985和211也不算太難。

    3、初中依舊屬於義務教育範疇,所以是所有學生都必須上的。

    這也就造成了學生素質的差別很大。越是差的初中,差學生的表現就越是觸目驚心,上課睡覺都算是乖孩子了……

    在這種情況下,好的初中還能遏制一下,差的初中基本就是徹底放養了。所以,只要是對自己孩子有那麼點責任心的家長,都會想辦法讓自己孩子去一個好些的初中。

    所以,你說小升初能不被家長重視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談談你對基因工程應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