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頭一個勾字是芶字,讀音為[gōu] 。
芶,是一種姓氏,由於20世紀末,計算機的出現,GBK字型檔將“芶”字混淆為“茍”字,錯誤地歸入“ji”的音節中,社會正常用字和給姓芶人群造成很多不便與麻煩,也給後來的GB18030—2000和GB18030—2005標準提供了錯誤資訊。由於注音錯誤,不僅把“芶”姓改了字,影響了社會正確用字,而且還將會給芶姓人群子孫後代留下錯誤資訊。
基本釋義:
繁體字:芶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造字法:
簡體部首:艹 芶的部首筆畫:3 總筆畫:7
筆順:橫豎豎撇折折捺
五筆86:AQCU
五筆98:AQCU
五行:火
UniCode:U+82B6
四角號碼:44727
倉頡:TPI
GBK編碼:C661
“芶”的讀音
從現存的資料看,中國古代最先確認“芶”字的字書應當是《川篇》。《川篇》已亡佚,其撰人和成書時間不詳。據明人張嘉和在《篇海類編》附錄的《字學書目》得知,全書十卷。《龍龕手鑑》引用有《川篇》的資料,說明《川篇》早於《龍龕手鑑》。《龍龕手鑑》成書於遼統和十五年,即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川篇》也是金人王太《增廣類玉篇海》(1130年)(簡稱《篇海》)的引書之一,後來秘祥等八人將《篇海》刪繁就簡而成《重修增廣類玉篇海》(1164年)。邢準又在秘祥等八人重修的基礎上在進行增補,名為《新修絫 音引證群集玉篇》,成書於大定戊申年(1188年),也稱《新修玉篇》。
與此同時,金人韓孝彥也於金明昌丙辰(1196年)對王太、秘祥的《篇海》進行“重編改進”,名曰《重編改並五音篇》。其子韓道昭於金泰和戊辰(1208年)對《重編改並五音篇》進行改編增定成《改並五音類聚四聲篇海》,也稱《四聲篇海》。王本、秘本、《五音篇》,以及王本所引用之書均已失,已經不能看到了。但有幸邢準的《新修玉篇》和韓道昭的《四聲篇海》尚存,而且邢本還是金刻本,儲存了《川篇》等的寶貴文獻。《新修玉篇》和《四聲篇海》兩書關於“芶”字的資料,均引進《川篇》。由此,我們可以說,《川篇》以前,“芶”字已經在社會上流行和使用了。這在清朝的邢澍《金石文字辨異》中就有記載:“芶,後唐澤州乾明寺經幢。”證明了“芶”字在後唐時已成為社會用字。明清以後的大型字書,如《新校經史海篇海直音》、《篇海類編》、《重刊詳校篇海》、《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等都收錄有“芶”字。
古代,凡收錄“芶”字的所有工具書,將“芶”字的讀音均注為gou,未見有第二個讀音。要說有點差異就在聲調上,大體可分為“音勾”、“音苟”、“音狗”三種,實際聲調只有平聲和上聲兩種。“音勾”的居多,如《改並五音類聚四聲篇海》、《篇海類編》、《新校經史海篇海直音》、《重刊詳校篇海》、《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現代工具書《辭海》注音為gōu,《新華字典》、《四角號碼新詞典》等讀為gǒu。從古今字書對“芶”字的注音情況看,根本就無“ji”一讀。“GBK字型檔”把“芶”字歸入“ji”的音節中,是沒有依據的,可謂是無“jí”之談,顯然是一種錯誤。
草頭一個勾字是芶字,讀音為[gōu] 。
芶,是一種姓氏,由於20世紀末,計算機的出現,GBK字型檔將“芶”字混淆為“茍”字,錯誤地歸入“ji”的音節中,社會正常用字和給姓芶人群造成很多不便與麻煩,也給後來的GB18030—2000和GB18030—2005標準提供了錯誤資訊。由於注音錯誤,不僅把“芶”姓改了字,影響了社會正確用字,而且還將會給芶姓人群子孫後代留下錯誤資訊。
基本釋義:
繁體字:芶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造字法:
簡體部首:艹 芶的部首筆畫:3 總筆畫:7
筆順:橫豎豎撇折折捺
五筆86:AQCU
五筆98:AQCU
五行:火
UniCode:U+82B6
四角號碼:44727
倉頡:TPI
GBK編碼:C661
“芶”的讀音
從現存的資料看,中國古代最先確認“芶”字的字書應當是《川篇》。《川篇》已亡佚,其撰人和成書時間不詳。據明人張嘉和在《篇海類編》附錄的《字學書目》得知,全書十卷。《龍龕手鑑》引用有《川篇》的資料,說明《川篇》早於《龍龕手鑑》。《龍龕手鑑》成書於遼統和十五年,即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川篇》也是金人王太《增廣類玉篇海》(1130年)(簡稱《篇海》)的引書之一,後來秘祥等八人將《篇海》刪繁就簡而成《重修增廣類玉篇海》(1164年)。邢準又在秘祥等八人重修的基礎上在進行增補,名為《新修絫 音引證群集玉篇》,成書於大定戊申年(1188年),也稱《新修玉篇》。
與此同時,金人韓孝彥也於金明昌丙辰(1196年)對王太、秘祥的《篇海》進行“重編改進”,名曰《重編改並五音篇》。其子韓道昭於金泰和戊辰(1208年)對《重編改並五音篇》進行改編增定成《改並五音類聚四聲篇海》,也稱《四聲篇海》。王本、秘本、《五音篇》,以及王本所引用之書均已失,已經不能看到了。但有幸邢準的《新修玉篇》和韓道昭的《四聲篇海》尚存,而且邢本還是金刻本,儲存了《川篇》等的寶貴文獻。《新修玉篇》和《四聲篇海》兩書關於“芶”字的資料,均引進《川篇》。由此,我們可以說,《川篇》以前,“芶”字已經在社會上流行和使用了。這在清朝的邢澍《金石文字辨異》中就有記載:“芶,後唐澤州乾明寺經幢。”證明了“芶”字在後唐時已成為社會用字。明清以後的大型字書,如《新校經史海篇海直音》、《篇海類編》、《重刊詳校篇海》、《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等都收錄有“芶”字。
古代,凡收錄“芶”字的所有工具書,將“芶”字的讀音均注為gou,未見有第二個讀音。要說有點差異就在聲調上,大體可分為“音勾”、“音苟”、“音狗”三種,實際聲調只有平聲和上聲兩種。“音勾”的居多,如《改並五音類聚四聲篇海》、《篇海類編》、《新校經史海篇海直音》、《重刊詳校篇海》、《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現代工具書《辭海》注音為gōu,《新華字典》、《四角號碼新詞典》等讀為gǒu。從古今字書對“芶”字的注音情況看,根本就無“ji”一讀。“GBK字型檔”把“芶”字歸入“ji”的音節中,是沒有依據的,可謂是無“jí”之談,顯然是一種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