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片好笑

    文藝復興時期是指14世紀到16世紀西歐與中歐國家在文化思想發展中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歐洲的各大國家日益強大,宗教思想和行為也都發生了變化。文藝復興原意是在古典規範的影響下,藝術和文學的復興。在經歷了封建教會的1000年統治後,人們開始掙脫精神束縛,被禁錮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們的重視,成為建立資本主義文化的重要武器,形成了與宗教神權文化相對立的人文主義。其思想基礎是關懷人、尊重人、以人為本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是在14世紀透過一系列科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重新對古代文化的發掘而得以建立的。在歐洲的許多先進國家裡,文化藝術達到了高度繁榮,文藝復興掀起了歐洲文化藝術發展的一個高峰。從14世紀到16世紀正是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義大利處於西歐和東方貿易的交通要衝,手工業和貿易非常發達,資本主義經濟首先發展起來,也成為當時的藝術中心。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家開始著手從人的世俗美與真的方面來表現人,創作了富有立體感和塵世堅定信念的雕塑。哥特式人物形象說明了人渴望天國的完美,而文藝復興則展示了在做人的完美之中的天國形象。因此,多納太羅讓他塑造的像真人一樣大小的《大衛》像赤身裸體,而過去只有亞當和夏娃,以及被釘在十字架的人和被拷打致死的聖塞巴斯蒂昂才能如此。大衛也不再是舊約故事中的英雄,而是一個英俊的小夥子,僅戴著一頂佛羅倫薩小帽,以漫不經心的優雅姿態望著敵人的頭顱。這裡是新型的人的形象,他十分自信,不受習俗束縛,喜歡擺出優越者的姿態。這也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最有說服力的形象,他把自己看成一個受他控制的世界的中心,個性的自由就是他的最高目標。到了文藝復興盛期,則是以一種使個別一般化的理想主義來對待15世紀的寫實主義。米開朗基羅塑造的五米多高的《大衛》像給人深刻的印象,不再是依靠狂烈的激情,或者驕橫的漫不經心,而是藉助於他的形象的陽剛之美來表現人物。米開朗基羅也以裸體展示人物形象,肌肉強勁有力,透過緊張與鬆弛的遊戲來具體表現精神和肉體互相和諧的理想。文藝復興晚期的樣式主義,從16世紀20年代開始流行,持續到16世紀末。一批傾慕米開朗基羅的典雅風格而又務求新奇的藝術家,以追求風格自居,遂被後人視為樣式主義流派。此詞從17世紀起漸含貶義,有裝模作樣的譏諷意味。1920年以來,西方美術史學界對樣式主義重新作了評價,認為它是盛期文藝復興美術和巴洛克美術之間的自成一格的流派,其風格演變自有其社會背景,並在西歐形成國際影響。樣式主義的特點是它既有違於盛期文藝復興美術的一些基本原則,也與日後的巴洛克美術有所不同。它雖仿效米開朗基羅等大師,卻只得其形式而失其精神。一般而言,樣式主義的作品都注重人體表現,尤以裸體為多,但姿態怪異,肌肉表現誇張近於畸形。與哥特晚期的情形相類似,人的形象又成了心理表達的載體。與哥特風格的S型線條相應,這時出現了那種像蛇似的盤旋向上的組像,這種表現方法成為後來的巴洛克雕塑加以仿效的風格。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繼承並發展了希臘、羅馬雕塑藝術的傳統,使雕塑藝術達到了高度繁榮,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雕塑家,差不多都集中在佛羅倫薩。最先出現的雕塑大師是吉貝爾蒂,佛羅倫薩洗禮堂的兩扇青銅大門上的裝飾浮雕是他的代表作。同一個時期的偉大雕塑家還有多那泰羅、委羅基奧等。而米開朗基羅的出現,則標誌著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藝術發展到了最高峰。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藝術對後期的雕塑家有著極大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膠粒為什麼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