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不少高校對還有最後一年就畢業的學生就不授課了,讓他們離校去所謂實習,其實什麼都不管。但還收最後一年的學費,這符合規定嗎?四年其實只學了三年,三年學了兩年,這算什麼?
6
回覆列表
  • 1 # 帥小西De

    小西給你算筆賬,比如每年5000元,4年就是20000元。若是嚴格按照教學量來分配,大一、二分別交8000元,大三4000元,大四不交,不還是20000元嗎?

    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從你的舉例來看,若你是公辦院校,學費真心不貴,10幾年前是4-5000元,今天還是這個數,為此國家每年按1.2萬/人的費用給學校補貼。17、18年部分省市的省屬高校費用調整上漲了10-20%,還引發不小的熱議。

    學費的制定都是嚴格按照物價局的規定,方便學校交費、減輕壓力,同時保持各專業的統一,沒有細分每個學年的課程量來核實學費。而是按照不同專業畢業要求的總學分劃分出幾個不同專業的收費標準,且按4個學年均等分配。

    在大四實習的過程中,若是沒有安排宿舍,住宿費是可以不用交的,但學費不存在不交的理由,不能說沒上課就不交費,那麼大一課程多的時候是不是需要多交學費呢?

    若你是民辦高校,或者部分高職院校,管理的確比較紊亂,但學費、住宿費都有物價部門的規定,只要符合規定,不上課不是拒交的理由,大四後期你的畢業論文、設計同樣有指導老師,對吧。

  • 2 # 應屆生求職網

    這個問題,職前菌很早以前也跟學校的老師有聊到過。

    就“大四是否應該全額交學費”的問題,老師們是這樣回答的:

    大四的課確實少了,但學校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同學們去找工作,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去寫畢業論文。

    某高校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表示,“比如經貿專業,大學四年一共開設20門專業必修課,平攤到每年就是開設5門。考慮到大四學生要實習、忙就業,沒法投入更多精力在課堂上,我們在前三年每年開設6門課,大四時只剩下2門課。”老師認為,大學四年的學費總數是根據全部課程來核算的,然後除以4年,得到每年的學費數額。

    學校這樣設定課程是為學生著想,不能因為前三年每年開6門課,最後一年只開了2門課,就要求減少大四的學費吧。

    還有高校老師表示,對大四畢業生,學校老師還要負責指導他們的畢業論文,學生處的老師要幫助他們聯絡實習和就業,“如果這些也都要收費,那麼大四的學費不是收多了,而是收少了。”

  • 3 # 跨境達摩院

    老師給我們解答過,我們交的費其實是課程費,大學四年的課程壓縮在前三年,只留一小部分課程在第四年,並且第四年老師還要負責學生的論文指導,就業指導什麼的,所以不存在第四年少交學費的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汁小孩子可以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