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是做淘寶攝影的,拍攝涉及到白底圖和靜物場景圖,還有創意圖。帶出來的學徒感覺和機器一樣的,對於拍攝沒有自己的想法,對拍攝出來的照片缺乏判斷力!我也想了很多辦法,帶著他們一起看照片,分析照片,感覺用處不大~大家有什麼好辦法嗎?
6
回覆列表
  • 1 # tony210877430

    謝謝邀請。以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現在再簡單重複一下。攝影是美學和技巧相結合的創造性藝術。美學方面,一是要有天賦,二是後天的努力學習。技巧方面,理解器材效能和實踐操作。你提出攝影審美,屬於美學的範疇,拋開天賦,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些這方面的理論,還要涉及一些文藝領地,如美術,音樂和國學等等。多看大師們的作品與評論。然後將自己所得,用於實際拍攝之中。日積月累,自然會提高自己的審美觀。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捷徑,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的悟性也不同。希望以上的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 2 # 章聖228

    謝謝邀請:看來你是專業攝影工作者,具備了很強的拍攝能力;另一方面,也非常同意樓下小編的建議。在看到你的描述時,你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帶好攝影徒弟?這就和你自己拍攝不是一回事了,也因為不瞭解你徒弟的基本特性,所以,很難精準回答。1、他不是你。在審美情緒上,任何人的審美角度都沒辦法取代,就像我反對所有藝術人總希望帶出一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徒弟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因材施教、基礎構成後去引導徒弟走自己的審美情趣和路線,這是基本的。2、反覆拍攝。為什麼專業攝影者總是反覆拍攝同一個目標?和總是在不同的感光情況下反覆拍?和總是變換角度去拍攝?所拍攝出來的東西都能用上嗎?顯然,是從中選擇和多視角選擇。既然,專業者都是這樣,何不也讓徒弟這樣呢?只是拍攝後,引導其分析攝影作品,並從中進行總結。3、情感拍攝。以上實際上是非常機械的拍攝學習過程,其目的是熟悉攝像器材和增加干涉的取景經驗。在以上,你對於徒弟和徒弟對自己,都有共同認識之後,才是“注入情感的拍攝學習”。大家都知道,物語也是能體現出某種情懷的,但一步學到位,恐怕更難。4、實踐中感悟。技術部分一直是熟能生巧,是需要量化的,例如:器械的使用、幾種美學原理的初級感受、適應在各種心情的情況下去審視同一事物的美、每一種光圈感受心得,等等。審美感悟部分,一定是在某種情懷下,去感悟的東西,還要用攝影器材去表現出來,這種高階“武功心法”就更需要一次次去頓悟了。所以,“上乘武功”豈可言傳?雖能身教,但還是需要徒弟自身去“修為”的。就像,樓下的小編所說的“要有天賦。”我倒是覺得是“從徒弟自身的路線中,去激發天賦的提升!”這個比什麼都來得強。只是,你捨得不捨得這樣做而已。這樣也容易培養出一代名家來。呵呵!

  • 3 # 無攝無味

    題主說的對,審美其實就是一種判斷力。

    審美,歸根結底就是構建識別垃圾、並能自洽的認知體系。建立起”美“的標準,醜自然遮蔽於門外。

    我有一個無意中發現的提高審美的辦法,供參考。

    然後就開始歸類、對比、遴選的漫漫過程。

    時常地陷入”這圖好不好?為什麼?好在哪?”的天人交戰──這是好事,這是構建審美體系的絕佳機會。

    刪圖過程中,我被迫地賞玩了很多優質圖片,並下意識地提升了判斷優劣的眼光,漸漸發現了一些美的規律。

    乾脆借用華為鎖屏圖片,舉個例子:

    故事的最後,圖刪了一半,我的個人審美標準也初見雛形。

    2018年7月底,我開始用手機攝影,帶著想法拍,用心思考,認真總結,收穫頗多。

    所有這此,均歸功刪圖打下的審美根基。

    題主不妨可以一試。

    ─────────────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丁彥雨航腳踢球,裁判不看錄影直接判罰廣廈球員違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