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秦始皇開始,中國的實際統治者就稱“皇帝”,九五之尊是最高的尊榮,包括在中國周圍的藩屬國中,中國的皇帝也象徵絕對的權威,在整個東亞文字圈中,皇帝是東亞共同的主子,是需要各藩屬國上貢的。
越南絕對是一個不和諧的音符,首先這個國家特別自大,自認為代表華夏南方正統,越南有一句名言:天下大勢,南北各帝一方,也就是南北各一帝,越南稱中國為“北朝”,自己是“南朝”。
越南雖然來中國朝覲,可那也是每次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出的“下策”,比如出現內鬥,皇太子被追殺,就來中國抱大腿了,抱完大腿後回家接著當“南朝皇帝”,並不把中國放在眼裡。
提起越南稱帝,又要提到大家熟悉的趙佗了,趙佗是南越國的第一個皇帝,因為他是漢人,他是河北人,原本是秦朝的大將,後來與任囂一起攻打南越,秦朝正好被農民起義推翻了,趙佗回不去了,所以就此稱帝,建立了割據政權。
趙佗建立南越國後,開始是稱“王”的,稱“南越武王”,後來稱“南越武帝”。漢朝建立後,南越國歸順漢朝,在越南心裡,此時南越國是和漢朝並立的政權,不分伯仲,不分尊卑。
然而真實情況是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使南越國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在越南歷史上,越南竭力描繪自己是跟中原平等的政權。
越南的統治者不僅稱帝,還建國改年號,跟中國一樣,這種僭越的行為中原可能知道,但覺得山高路遠,為這個討伐越南不值當,越南也是佔盡了地理位置的優勢。
越南是一個蠻荒之地,從地理位置而言,東臨大海,北部接壤中國,四周都是婆羅門—小乘佛教國家,越南處於文明斷裂過程,沒有明顯的地緣感,對文化也沒有歸屬感。
為什麼越南這麼好鬥,而且沒有北韓溫順呢?
這也與兩個的地理位置有關,我們分別從北韓和越南的地緣政治格局分析:
第一,地緣政治的影響
自遼代後,北韓的北境與中原接壤,三面環海,也就是說北韓只有一箇中原老大可以依賴,在政權依賴上、文化歸屬感上,北韓不像越南會有更多的選擇,或者會逼迫自己做更多的選擇。
北韓的自我定位也是“小中華”,但不是越南這種“並屬關係”,北韓也不存在任何次權力機構,只是中國的模仿者。
經過與中國的一系列戰爭,北韓也意識到自己打不過中原,由於地緣政治的限制,也無法降服其他國家形成朝貢中心,因此對外皆稱“王”。
越南雖然與中國保持了穩定的宗藩關係,不過即使它與中原方面關係再穩定,也解決不了越南邊境的混亂,那些邊境小國時時挑釁越南,為了力爭上國,越南與他們頻繁作戰,直到征服了牛吼蠻、哀牢、佔婆、真臘小國,形成了自己的朝貢體系,所以越南對外稱“帝”。
越南掌控住周圍局面,形成朝貢體系後,就認為周邊國家是“蠻夷”,“大越國”皇帝的威儀是不能少的,而越南對自己的定位就是“中國”。
第二,文化傳承的自信
對於文化傳承方面的自信,越南比北韓更深,“惟我大越之國,實為文獻之邦。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風俗亦異。自趙、丁、李、陳之肇造中國,與漢、唐、宋、元而各帝一方,雖強弱時有不同,而豪傑世未嘗乏。”從這段越南官方史料上可以看出,越南認為自己是華夏文明的正統。
在阮朝官方史書裡,越南公然以“夏”、“漢”自居,說明在文化傳承方面,越南比北韓更自信,也更認同自己的歷史觀。
自從秦始皇開始,中國的實際統治者就稱“皇帝”,九五之尊是最高的尊榮,包括在中國周圍的藩屬國中,中國的皇帝也象徵絕對的權威,在整個東亞文字圈中,皇帝是東亞共同的主子,是需要各藩屬國上貢的。
越南絕對是一個不和諧的音符,首先這個國家特別自大,自認為代表華夏南方正統,越南有一句名言:天下大勢,南北各帝一方,也就是南北各一帝,越南稱中國為“北朝”,自己是“南朝”。
越南雖然來中國朝覲,可那也是每次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出的“下策”,比如出現內鬥,皇太子被追殺,就來中國抱大腿了,抱完大腿後回家接著當“南朝皇帝”,並不把中國放在眼裡。
提起越南稱帝,又要提到大家熟悉的趙佗了,趙佗是南越國的第一個皇帝,因為他是漢人,他是河北人,原本是秦朝的大將,後來與任囂一起攻打南越,秦朝正好被農民起義推翻了,趙佗回不去了,所以就此稱帝,建立了割據政權。
趙佗建立南越國後,開始是稱“王”的,稱“南越武王”,後來稱“南越武帝”。漢朝建立後,南越國歸順漢朝,在越南心裡,此時南越國是和漢朝並立的政權,不分伯仲,不分尊卑。
然而真實情況是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使南越國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在越南歷史上,越南竭力描繪自己是跟中原平等的政權。
越南的統治者不僅稱帝,還建國改年號,跟中國一樣,這種僭越的行為中原可能知道,但覺得山高路遠,為這個討伐越南不值當,越南也是佔盡了地理位置的優勢。
越南是一個蠻荒之地,從地理位置而言,東臨大海,北部接壤中國,四周都是婆羅門—小乘佛教國家,越南處於文明斷裂過程,沒有明顯的地緣感,對文化也沒有歸屬感。
為什麼越南這麼好鬥,而且沒有北韓溫順呢?
這也與兩個的地理位置有關,我們分別從北韓和越南的地緣政治格局分析:
第一,地緣政治的影響
自遼代後,北韓的北境與中原接壤,三面環海,也就是說北韓只有一箇中原老大可以依賴,在政權依賴上、文化歸屬感上,北韓不像越南會有更多的選擇,或者會逼迫自己做更多的選擇。
北韓的自我定位也是“小中華”,但不是越南這種“並屬關係”,北韓也不存在任何次權力機構,只是中國的模仿者。
經過與中國的一系列戰爭,北韓也意識到自己打不過中原,由於地緣政治的限制,也無法降服其他國家形成朝貢中心,因此對外皆稱“王”。
越南雖然與中國保持了穩定的宗藩關係,不過即使它與中原方面關係再穩定,也解決不了越南邊境的混亂,那些邊境小國時時挑釁越南,為了力爭上國,越南與他們頻繁作戰,直到征服了牛吼蠻、哀牢、佔婆、真臘小國,形成了自己的朝貢體系,所以越南對外稱“帝”。
越南掌控住周圍局面,形成朝貢體系後,就認為周邊國家是“蠻夷”,“大越國”皇帝的威儀是不能少的,而越南對自己的定位就是“中國”。
第二,文化傳承的自信
對於文化傳承方面的自信,越南比北韓更深,“惟我大越之國,實為文獻之邦。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風俗亦異。自趙、丁、李、陳之肇造中國,與漢、唐、宋、元而各帝一方,雖強弱時有不同,而豪傑世未嘗乏。”從這段越南官方史料上可以看出,越南認為自己是華夏文明的正統。
在阮朝官方史書裡,越南公然以“夏”、“漢”自居,說明在文化傳承方面,越南比北韓更自信,也更認同自己的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