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澹奕
-
2 # 劉一千五
《蒙恬列傳》記載:″秦始皇欲遊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溼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秦始皇想去旅遊,沒路就用不上銅馬車,所以,讓蒙恬去修路,從九原到達甘泉宮,自咸陽到九原一千八百里,逢山削平,遇溝填土。務必要早點完工……
"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
司馬遷少年英豪,去北方邊境採風,去轉了一圈,從直道回長安。可見直道完好。
《秦始皇本紀》"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堙谷,直通之“
還是讓蒙恬打跑匈奴,奪回河套後自九原修直道到咸陽的事。
″行從直道至咸陽,發喪″。
是說秦始皇在路上駕崩了,從直道快速回咸陽後,發喪敲鐘。
《李斯列傳》"治弛道,興遊觀,以見主之得意″。修治弛道,興建行宮樓臺亭榭,以表現皇上功成名就的意氣揚揚。
先說弛道。秦始皇滅六國後,完成了統一大業。搞建設就先要通有無。跟現在的"要治富,先修路"是一樣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所以,要修弛道網,把全國的重要城市,駐兵重地,物產運輸,以及國防部署,戰略要地,雄關要塞,都讓這些馳道聯絡起來。
但《李斯列傳》裡的"治馳道,興遊觀,以見主之得意"。就還有巡幸旅遊的因素在裡面。誰都知道秦始皇愛在郡縣間帶上千上萬的人到處轉。所以,就有了兩種用途。
以帝國首都咸陽為中心,秦帝國修築了幾條高規格的弛道:
東方道,咸陽——定陶——成山
西北道,咸陽——臨洮
秦楚道,咸陽——武關——南陽——江陵
川陝道,咸陽——漢中——成都
江南道,咸陽——巴蜀——桂林
邯鄲道,咸陽——邯鄲
秦直道,咸陽——九原——雲陽——井陘是直道
另外,還有五尺道,棧道
秦帝國的馳道,相當於現在的國道。供搞建設民用。直道供軍事國防用。從咸陽直通北方軍事重地,騎兵一天一夜就可抵達前線。實在是快捷而高速。所以,國防價值特別明顯。
題外:秦始皇在沙丘平臺駕崩後,路途迢遠。屍體都臭了。所以,趕緊到了井陘,上"高速公路"直道,過雲陽,轉九原,抵達咸陽,才塵埃落定,發喪入陵。
看來,這直道,馳道,還是他老人家用得多,生生死死都沒離開過。
回覆列表
秦馳道是中國最早的“國道”,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以後,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9條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而“秦直道”指的是從咸陽林光宮到北方重鎮九原郡的一條“高速公路”。
可以說秦直道是秦馳道的一部分。
東方道:從咸陽向東,經過山東定陶到成山角;
西北道:咸陽到甘肅臨洮;
秦楚大道:從咸陽經過武關、南陽到江陵;
川陝大道:從咸陽到蜀中;
江南新道:從咸陽經過巴蜀到達桂林;
秦直道:連線咸陽、九原郡直到河北東部沿海;
秦朝時代,還修建了眾多從咸陽通往巴蜀腹地的“棧道”。不過“秦馳道”是皇帝的專用道,沒有皇帝的特許,別說平民百姓,就算是皇親國戚也不能夠使用,寬五十步。
一般認為,秦馳道與秦直道的修建,主要是用於軍事目的。秦朝統一天下需要運送兵力與後勤補給,後來又要應對匈奴,所以秦朝修建了大規模的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