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記者近日探訪了多家高校博物館,在多數學校的博物館門前都吃了“閉門羹”,只有少數博物館在假期對外開放。那麼,高校博物館是否應該“走出深閨”全年開放?
5
回覆列表
  • 1 # 怪蜀黍老囧曾

    這就是定位的原因,換言之,建博物館容易,但是博物館如何運營,學校壓根沒有想好。

    當然,現在的高校博物館主要還是校史館,只有少部分博物館是有特殊原因建立起來的,比如筆者去過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北京航空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廈門大學的人類學博物館,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科背景,因此也運營得比較成熟。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不過開放還是開放的。但是對於後面建立的高校博物館而言,開放其實還有困難。如果不是重點大學,博物館不開放是極為正常的——連人流都沒有。

    但是對於學校體制而言,高校有假期,而高校博物館的僱員是高校僱員,因此假期的問題有不小的衝突。而筆者相信,大部分高校其實都沒有搞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開辦博物館,與其說是最佳化公眾服務,不如說是裝點門面的架子貨。

    但其實,作為公眾服務機構,高校博物館對於高校也是有好處的。在少子化的今天,爭取優質的生源其實已經不是不需要考慮的問題,高校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源進行公眾服務,這對於招生其實有一定的幫助。此外,學術活動脫離大眾並不是個好趨勢,學術活動需要解答公眾的疑問,需要向公眾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也需要喚起青少年對於學科的興趣,進而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尋求後備力量。這些都是公眾服務的價值,其潛在的利益比向領導展示要大得多,如果學校能意識到的話。

    當然,這也取決於學校自己的需求——有沒有人流量、有沒有招生需求、有沒有財力聘請社會團隊進行管理。其實高校有支配使用資金的權利,因此也有決定是否開放的高校博物館的自由。筆者認為,高校博物館可以不開放,但開放其實也是有好處的。

  • 2 # 老豬的碎碎念

    就北京而已,筆者去過國內最頂尖的兩所大學自己的博物館,分別是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對於這兩個博物館,筆者一個吃了閉門羹,一個則是滿載而歸,並會再次前去。

    先說筆者吃閉門羹的博物館吧,只要去過的很容易猜到,它便是北京大學的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北大的這個博物館就在北京大學的校園之中,首先北大的第一道校門就不好進,有時候遇到活動或者其他,你不是本校學生的話基本就會被拒之門外,博物館就更別想進了,第二北京的這個博物館比較老舊,在一棟老式的辦公樓內,且基礎設施並不完善,導引路標也做的都不完善,當時筆者是去看展,好不容易到了博物館門口,發現博物館竟然沒有開門,上面僅僅貼了一張紙條告知原因為正在布展,(筆者認為就算布新展,應該也開放常規展可以參觀呀,總之體驗不好)而且北大博物館的官號資訊更新也不及時,明顯感覺不與時俱進。

    沒有對比就感受不出差距,筆者在這裡要大大讚揚清華藝術博物館,這裡真的是非常非常贊,首先從基礎設施的配備上,如果你自駕前去博物館,你可以很方便的開進清華大學的校門,然後直接按照導引就可以來到博物館門前的停車場,可以很方便的停車,這一點甩了北京大學博物館的100條街。第二,清華博物館的本身建築是國際知名設計師打造,外觀極具現代風格,而且是單獨一棟樓作為博物館之用,現代功能展陳都是一流的,非常棒。裡面的服務也相當到位,最主要是裡面的展館設計也合理,時常有特色的大展在此陳列,平常設定了常設展可供日常刷館。總之方方面面的都要給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點一個超大的贊,希望國內其他的博物館都能像清華的這個那就太好了。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肩負起傳播民族文化的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更上一層樓近義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