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故事總是最鮮活的人生畫卷, 它們的斑斕色彩和奔騰激盪千百年來不斷被讚美、被珍惜、被回憶、被紀念,自然是文藝家們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
一、在那個年代,蔥翠的軍裝,招展的紅旗,鏗鏘激越的歌聲,青春勃發的女兵,伴隨著美好的青春印記,足以托起宏大的空間來讓馮導潑墨揮毫,濃情揮灑。《芳華》其實有兩副面孔,一副說的是一個超越時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性故事,另一幅是講一個特殊年代下個體命運的悲劇故事。
三、善惡從來不是輸贏的衡量維度,善良這個稱號如同蛋糕上的奶油字,看著光鮮,卻無關宏旨。人生就像一個的賭局,想贏得勝利,靠的是一手命運的好牌,還有利用規則的技巧,和善惡無關。因為人性的惡和善,不是命運的籌碼,更不是決斷的武器,它們從來都是此消彼長,不分勝負。人再閃轉騰挪,卻一定無法抽離各自的時代,只能被裹挾著,急轉直下中能做弄潮兒的寥寥可數,大多數人只能如同被蕭穗子撕毀的情書一樣,支離破碎,隨風飄逝。
人們似乎更有一種毀滅美好事物的心理傾向,觀眾也都在等著劉鋒被命運嘲弄,被造化毀滅。同樣,倔強的何小萍拼命想和命運抗爭。
四、她偷偷穿走林丁丁軍裝拍照,就是迫切地想和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做一個告別。而美麗的文工團女戰友不僅不接納他,還恣意嘲弄。排擠和孤立讓何小萍無處藏身,直至崩潰。
片中有一段場景特別動人。月光下,何小萍獨自在曠野中煢煢獨立,翩然起舞。和著劇場內傳來的音樂,她舒張這雙臂,揚起高高的腿,旋轉跳躍。臉上的表情恬淡嫻靜。
而劇場內的舞蹈演員們卻面目模糊。這真的是一個絕妙的反諷。因為在哪個特別的年代,或許只有精神病患者,還能儲存著最本真的清純和聖潔。
五、其實這世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更別奢求什麼現世安穩。 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命運悲劇,更是一代人的精神幻滅。韶華易逝,青春易老。命運被撕碎、被蹂躪、被踐踏,才值得追憶和祭奠,因為那裡面有你曾經最美好吐著芳華的青春。
和陳凱歌不一樣,馮導似乎沒有大師包袱。 電影中,他用光影投射著自己的個人體驗和記憶,用匠心來打磨一個具體的角色和故事,看起來揠苗助長的大師顯然不如平和質樸的工匠來得親切。
六、最後,當劉峰拿出貼上好的那張曾被何小萍撕碎的軍裝照時, 導演想用畫外音告訴你,所有的一切都該被諒解,善良就是最大的回報。可是你並沒有被說服,因為你知道,這人生的悲喜劇還會反覆上演,無論是人性的善惡輪迴還是時代的顛沛流離,都註定一切美好終究會毀滅。
你會越來越吝嗇你的眼淚,因為你明白,隨著芳華逝去,你的心越來越堅硬,它越來越珍貴。
青春故事總是最鮮活的人生畫卷, 它們的斑斕色彩和奔騰激盪千百年來不斷被讚美、被珍惜、被回憶、被紀念,自然是文藝家們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
一、在那個年代,蔥翠的軍裝,招展的紅旗,鏗鏘激越的歌聲,青春勃發的女兵,伴隨著美好的青春印記,足以托起宏大的空間來讓馮導潑墨揮毫,濃情揮灑。《芳華》其實有兩副面孔,一副說的是一個超越時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性故事,另一幅是講一個特殊年代下個體命運的悲劇故事。
二、當你看到劉鋒的善良被荒唐的命運無情地撕扯時,胸中不免憋悶著激烈的憤懣無處發洩,然而等你靜下來想和這股情緒做一個理性的對話,卻發現剎那間,並沒有想象中的悽慘悲慼,又讓你無從說起。沒有以頭搶地的激烈,也沒有撕心裂肺的哀嚎,終於明白,這心中的塊壘樊籠若毫無出路,才是真正的悲從中來,所謂“只是當時已惘然”。你很難說劉鋒就是絕對善良的,他的熱心也很難說不是出自於私心。事實上,全軍表揚和深造的機會就是他的回報,而更大的私心是和暗戀的林丁丁在一起,可惜這卻是導致他命運急轉直下的致命一擊。三、善惡從來不是輸贏的衡量維度,善良這個稱號如同蛋糕上的奶油字,看著光鮮,卻無關宏旨。人生就像一個的賭局,想贏得勝利,靠的是一手命運的好牌,還有利用規則的技巧,和善惡無關。因為人性的惡和善,不是命運的籌碼,更不是決斷的武器,它們從來都是此消彼長,不分勝負。人再閃轉騰挪,卻一定無法抽離各自的時代,只能被裹挾著,急轉直下中能做弄潮兒的寥寥可數,大多數人只能如同被蕭穗子撕毀的情書一樣,支離破碎,隨風飄逝。
人們似乎更有一種毀滅美好事物的心理傾向,觀眾也都在等著劉鋒被命運嘲弄,被造化毀滅。同樣,倔強的何小萍拼命想和命運抗爭。
四、她偷偷穿走林丁丁軍裝拍照,就是迫切地想和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做一個告別。而美麗的文工團女戰友不僅不接納他,還恣意嘲弄。排擠和孤立讓何小萍無處藏身,直至崩潰。
片中有一段場景特別動人。月光下,何小萍獨自在曠野中煢煢獨立,翩然起舞。和著劇場內傳來的音樂,她舒張這雙臂,揚起高高的腿,旋轉跳躍。臉上的表情恬淡嫻靜。
而劇場內的舞蹈演員們卻面目模糊。這真的是一個絕妙的反諷。因為在哪個特別的年代,或許只有精神病患者,還能儲存著最本真的清純和聖潔。
五、其實這世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更別奢求什麼現世安穩。 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命運悲劇,更是一代人的精神幻滅。韶華易逝,青春易老。命運被撕碎、被蹂躪、被踐踏,才值得追憶和祭奠,因為那裡面有你曾經最美好吐著芳華的青春。
和陳凱歌不一樣,馮導似乎沒有大師包袱。 電影中,他用光影投射著自己的個人體驗和記憶,用匠心來打磨一個具體的角色和故事,看起來揠苗助長的大師顯然不如平和質樸的工匠來得親切。
六、最後,當劉峰拿出貼上好的那張曾被何小萍撕碎的軍裝照時, 導演想用畫外音告訴你,所有的一切都該被諒解,善良就是最大的回報。可是你並沒有被說服,因為你知道,這人生的悲喜劇還會反覆上演,無論是人性的善惡輪迴還是時代的顛沛流離,都註定一切美好終究會毀滅。
你會越來越吝嗇你的眼淚,因為你明白,隨著芳華逝去,你的心越來越堅硬,它越來越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