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月23日 在父母和外人眼裡,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別人家孩子”的特徵:從小成績數一數二,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生物專業錄取,本科畢業後又前往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讀研……然而,光環背後卻是王猛和父母的決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過春節;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絡方式。他將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為父母從小對自己的“過度關愛”。
6
回覆列表
  • 1 # 大頭55302

    想了想,這個學生直到大學畢業才爆發出對父母的不滿!看來這個學生自制力非常強!他的父母在對待他教育上應該是過於自負了。對孩子的忍隱,他們絲毫沒有覺察,或者是連都沒想。他們應當慶幸的是這孩子把逆反心裡化作了學習動力。考入北大到畢業。倘若逆反心裡導致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不學!那結果就慘了!現在唯有讓時間來沖淡孩子憤恨的情緒。隨著歲數的增長,相信這孩子會有所改變的。如果遇高明的心理醫生那就好了。

  • 2 # 紅板書微頻道

    都要認真反思,作為父母可能負的家庭責任太多了。作為兒子呢,完全就沒有想我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會有什麼責任,只是一味的強調個人的感覺發展和未來。並沒有把自己的這些東西和家庭社會甚至國家聯絡起來。所以他會那樣。因為他這一代人自主意識太強,奉獻和責任意識基本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哪怕遇上一點點的挫折,他就會轉移到最親近的人也就是父母身上。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他的智商很高,也精於算計,內心明白父母不管受到自己孩子怎樣的傷害,仍然會繼續無私付出的。絕對不會反擊,這也是這個父母一直包辦太多的後果。這個孩子會把自己所有的挫折和失敗都會牽強附會地和自己的父母聯絡起來。以掩蓋自己的無能。

    孩子要自主,但中國社會的大環境並沒有給孩子一個自主的機會。所有孩子,不管是否受過教育,要走入社會,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家庭,不管你對這個家庭有多麼厭煩。應試教育,高房價,勢利的身邊人,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扭曲。北大清華又怎麼樣,北京的蝸居你照樣摸不著。

    社會環境在改變,所有的人也要改變,以改變求生存,以改變求發展。大部分人的人生是持久戰。你怎麼堅持下來呢,就是責任。這是我要對這個北大孩子說的一句話,一萬五千字,通篇沒見你說到自己的責任。不忘初心,說的就是責任。你小時候童心未泯之時,你看到父母的辛勞,你會在心中一萬遍的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回報父母,所以你努力考上北京大學。但是當你看到那麼多人有那樣牛逼的父母,然後可以依靠家庭隨隨便便成功,你的心有了變化,你已經把父母竭盡全力的付出看的一文不值。把父母看成一粒沙,看成垃圾桶。你的初心,丟的乾乾淨淨。你的眼裡心裡,只有你和你的成功,丟了責任,你會很累。你的人生,如果不改變自己的話,走不遠!

    我會對這個父母說,你付出並沒有錯,但是孩子和我們不是一樣的人。你的一言一行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我們也不要忘記初心,只要孩子健康快樂,我們就已經盡責了。不要讓孩子違背自己的意願生活,是我們關心孩子的底線。你們錯在替孩子揹負了太多的責任。孩子和父母只有半輩子的緣分。你和他必須有親情的底線,他不管是幹什麼的。如果不能形成獨立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你所有的付出一文不值。

    作為父母,我們先改變吧!

  • 3 # 騎著螃蟹闖蕩

    謝邀!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能籠統的說誰對誰錯。首先那個年代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承擔一些父母未完成的願望,父母會指定孩子朝著自己想成為的那類人,這個是和時代有關係的。前幾天也看了國外的一個例子,小時候父母讓他學醫,他本身是不喜歡的,但還是學了醫而且後來作為醫生口碑也很好,在40多歲的時候他放棄了醫生的職位去做了自己喜歡的攝影。從文化觀念上講上一代人跟這一代人本身也有代際。如果非要說個對錯,我覺得這個孩子處理這件事的方式不妥,有些極端了。個人愚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創造營2019》第十期排名公佈後,是否有學員讓你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