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媛說
-
2 # 我不是張千
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我感覺這是一個哲學命題。因為在每個年齡段想要的模樣是不一樣的。
18歲,我想考軍校,我想成為一名軍人,保衛國家保衛人民。可最後只是想想。
19歲,我想考個一本大學,不為國家不為父母,就單是為了自己以後有個好出路吧。可最後高考失利只考上了大專。
23歲,想著能有個好工作,讓自己最起碼成為一個對社會還稍微有點貢獻的人。最後只成了對老闆有貢獻的人。
28歲,在原公司業務量突然減少,我們公關活動部被委婉裁員的情況下,我們原部門五人創業成立廣告公司只為證明自己。至今成立半年有餘,吵過鬧過哭過但更多的是身心俱累,可我們依然在堅持。
你我都要相信Sunny總會出現在風雨後,伴隨著還有彩虹的加持獎勵。
所以,不管怎樣,我們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
共勉!
-
3 # 劉雨霖鈴的紅茶館
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是需要很多東西的,曾經很努力,但不見得會成功。我記得若干年前的一天,那時正在反思自己的近況,想了很多,覺得自己應該響應那些雞湯文章,那就是不管別人如何對待自己,應該溫柔以待,不能斤斤計較,出現在別人面前的應該高貴,溫柔,大度,有氣質,總之就是那種很完美的形象。剛定好這個目標坐上公交車,下定了決心,可下車時我立刻又推翻了。發生什麼事了呢?因為下一站我就到目的地了,我的習慣是提前到門口等待下車,而且這也是乘車最基本的要求。於是我往門口方向走去,車門口有一個女孩堵在那兒,我以為她要下車,於是我就站在她身後,可是到站了,她也不下,可她堵著我,於是我禮貌的問她:你下車嗎?可能她意識到我的意思,給我讓出位置,可就在這幾秒鐘,司機可能以為沒人下車,就沒停靠,因為這個女孩一路上都站在門口,也一直沒下車,所以司機在後視鏡看到這種情況,也許覺得沒人下車。於是我急忙跟司機說下車,結果下車時,那女孩竟然嘟囔到:傻呀,還沒到站就站到門口。反正話很不好聽。當時我著急下車,沒搭理她。後來我想想,我下個車怎麼惹著你了,你不下車還擋在門口,難道你做的對嗎?再說,我也沒跟你說什麼呀,也沒惹你呀。你憑什麼出口傷人。你不下車,一直站在門口,難道不影響別人?真是越想越氣。所以,一下子就把自己先前定好的形象目標推翻了。當時就覺得,我把自己修煉的再好有什麼用,別人不會因為你謙卑而去理解你尊重你。我就決定,還是不要溫文爾雅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如果犯我,一定要反擊。後來的工作生活中,越發離完美形象越來越遠,那些小人把自己逼得形象全無,當然,自己還是有所顧忌形象的,不想當個不好的人。可就是做不了那個心中的自己。
回覆列表
沒有。我最終都沒有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
我曾經想仗劍走天涯,一個人浪跡天涯。
可當我踏入社會那一刻,突然覺得自己的夢想很可笑,沒有經濟支撐的夢想就真的只能是夢想。
我極其努力的想要把它變成理想,當它變成理想在我面前時,反而離我更遠了。
不知是我安於現狀還是沒有了當時的勇氣去走上這條路,放棄一切去流浪,亦或是我長大了。
我開始努力工作,把詩和遠方放在經濟基礎上,我覺得只有有了自己的金庫,到哪裡都是詩和遠方。
我不知是我被社會改變成如今這個樣子還是沒有了那時的年少輕狂。
踏入這個社會讓我體會到的就是現實,現實和理想,往往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