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美女徒弟在行拜師禮,以及見證人合影
8
回覆列表
  • 1 # 你的二貓

    名氣啊,為了出名,可以得到媒體的關注,有了關注就有可能有人投資他。

    不管他是不是作家,是不是90後,作品才是說明一切的東西。

    只是做了本末倒置的東西。

  • 2 # 迷樓

    對此,我只能奉送四個字:噁心,炒作!

    試問大家聽說過楊永超這樣一個作家嗎?他寫過什麼作品?有過什麼反響?“著名作家”的封號是自封的,還是誰給的?

    真是一地雞毛。坦率地說,我從沒聽說過楊永超這個名字,也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下的任何作品。這個“著名作家”,“名”也太不“著”了。當然,如果你的志向是想當一名作家,那你就老老實實的寫作品,在文壇上弄點兒響動,讓人們靠作品來承認你。如果不是這樣,就不要搞一些無聊的炒作舉動,沒意思,只會降低你的品位。

    文壇上有很多人,不對自己的作品孜孜以求,而是想方設法去炒作自己。前有所謂作家張一一,作品寄到諾貝爾獎評委會,號稱中國最年輕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作家。其實這個張一一有什麼作品呢?我們不得而知。這個後來者楊永超,不過是拙劣的模仿者,只是陣勢搞得大、炒作弄得歡而已。恭喜你,兄弟,連我都知道這事兒了,說明你炒作的還真有一定效果!(建議你改行去做營銷)

    這裡我也奉勸拜師的那位90後的姑娘幾句:學習、模仿、師從,這些都沒問題,但是你要選對人。其實學習寫作沒有捷徑,那就是多看、多寫、多練習。文壇有那麼多驚世之作,這些都可以作為你學習的模板,沒有必要找一個沒有作品的所謂作家當師傅,這樣只會顯得你更下作!

    (那些圖我看著都噁心,所以就不配圖了)

  • 3 # 熱事小評

    不是很清楚這個問題提出者是不是也想替這位“著名作家”宣傳一下還是說本身也很想調侃。事實上我根本沒有聽說過此人,也從未見過此人有任何作品。網際網路時代粉絲經濟的情況下讓大多數人都想紅。在各大社交平臺資訊平臺直播平臺上有無數人都擠破腦袋的想紅,甚至無所不用其極(這方面實在是太多了)。

    驚世駭俗的新聞層出不窮,事實上很多靠奇葩行為紅起來的人也不是沒有,不過都很快就消失在視野之中。任何成功人士都是有真才實學的,沒有實力的紅就像是美麗的空中樓閣,雖然出現時讓自己覺得美輪美奐,但在外人看來就是茅草破屋,風一吹就倒了。

  • 4 # 例外狀態

    作家收徒弟,90後作家收徒弟,而且還搞了這麼一個四不像的收徒儀式,這個很有中國特色。說實話,還真是頭一次聽說一個人學習寫作,當作家,需要搞拜師這種儀式的,又不是相聲界,也不是洪門。90後都開始收徒了,這個世界變化真快。這個90後作家有什麼文學作品嗎?還真是孤陋寡聞,沒有聽過,剛網上搜了一下,這位作家原來是當過相聲演員的,多才多藝,他在簡書上的自我簡介寫到自己是:影視演員,業餘相聲演員,業餘歌手,鄭漂新傷痕文學代表作家——這意思大概是與“北漂”相對的,本是開封人,跑到鄭州謀生活,所以是“鄭漂”。有人從開原跑到鐵嶺的嗎?可以簡稱“鐵漂”。

    在網上看那個收徒儀式的新聞通稿,看到一句話:“鑑於文學圈收徒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所以此次儀式借鑑了相聲收徒儀式的規範和定式。”果然,還真是從相聲界漂到了“文壇”,為中國文壇帶來了一股捧哏之風,可喜可賀。

    在自我簡介裡,作者說自己是被譽為“被寫作耽誤的相聲演員”,挺好的,可以更簡潔:“被寫作耽誤的演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筆筆毫為什麼裡面加雜這一些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