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句點628

    “理一分殊”直接理解就是世界只有一個理,這個理是世界的本體。這個本體可以分殊成有差別的萬物,但萬物本質是同一個理。 朱熹用兩個例子來說明。一個是月印萬川。地上江河湖泊中所映的月亮是月亮的一部分嗎,不是的。它們所倒映的是整個月亮。那麼是有千萬個不同的月亮分散在江河湖泊中嗎。不是的,只有一個月亮。這月亮就是理,只有一個理,但萬事萬物卻同時完整的具有這個理的全體。這就叫理一 另一個例子是隨器取量。用杯子取一杯子的水,用大盆就取一盆的水。用方的杯子,取的水就呈方形,用圓杯子取,水就呈圓形。這杯子大盆,方或者圓,就是萬物的“器”的差別差別。那麼“器”的差別自然就會影響所取水的形狀與多寡。但不管形狀與多寡,都是水。這水就是“理”。所以“理一分殊” 在整個世界圖景來看,理是形而上的,是本原,是唯一,萬物皆具同一無差別之理。如月印萬川。但是,萬物是由“氣”構成的形而下之器,由於稟賦陰陽二氣比重及清濁之分,所以構成了千差萬別的萬物。但其本質的理還是一樣的。如隨器取量。 如果單從人來觀照,人與萬物稟賦同一“理”,人稟賦的這個“理”叫做“天命之性”(理一)。人身由陰陽二氣構成而成千差萬別。陰陽二氣構成千萬差別的人性叫做“氣質之性”(分殊)。所以人的修行就是要從“氣質之性”迴歸“天命之性”。就是迴歸到本具之理。 由於人與萬物同具一理,同由陰陽二氣構成,所以人才可以透過“格物”而“致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