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火焰如意

    ①天生的政治家

    劉邦少讀書,喜好酒肉,交友廣泛。

    在秦末起義過程中,在蕭何推薦下得到兵仙韓信,統一華夏建立西漢。

    劉邦無能力,無才華,但運氣真的太好了。如果今天的人,懂些歷史回到秦末,首殺劉邦,一定可以得天下。因為天下只有一個對手,那就是劉邦。

    項羽都不能說是對手,而是滅秦的工具。

    運氣在歷史上無人可比,無人出其左右。

    秦末起義,大秦滅亡,天下無主。

    項羽不通曆史,不懂統一的意義。分封諸侯,愚蠢的拋棄天下權柄。

    而劉邦以無所謂的大度,封賞功臣,拉攏功臣,最終得到了天下。

    賞罰分明,所有人都知道,都明白。能做到了寥寥無幾。

    項羽捨不得封賞,士兵受傷會難過,將軍立功又捨不得封賞,人才流失不可避免。又學習周朝分封制,兩個方面導致項羽必死無疑。

    天下無主,大家幫我劉邦打仗,打下的都是你們的,給大家封功。

    韓信向劉邦討要假齊王,劉邦聽後破口大罵,這是赤裸裸的要挾。劉邦聽取建議,大度封王,雖然表面上的態度很到位,實質上劉邦與韓信的關係,有了嚴重的裂痕。

    天下無主,劉邦最大度,得到天下。大度雖然不情願,將士們卻得到了封賞。

    垓下之戰,韓信都不願意帶兵幫助劉邦。韓信手握30萬大軍,劉邦和謀士們只能繼續封賞韓信。

    政治家就是政治家,先解決主要敵人。項羽死後,韓信這類將軍王,利用價值沒有了,死亡接踵而來。

    ②大殺功臣

    對待功臣看兩個方面。

    殺功臣剷除諸侯王,一是分封之錯,而是劉邦本性使然。

    分封之錯,第一項羽在滅秦之後,分封十八諸侯。已經成為天下共識,不是統一,而是分封。

    劉邦和項羽的爭奪天下,劉邦本意上不願意分封外姓諸侯王。

    但劉邦不得不封,不封諸侯王,韓信、彭越、英布等將軍,劉邦壓不住。

    垓下之戰,韓信等幾位將軍,不願來幫助劉邦,劉邦沒辦法,只能再次重封韓信幾位將軍。

    垓下之戰,劉邦手裡最多20萬軍隊,韓信一個人帶來30萬大軍,彭越、英布兩人也就10萬大軍。

    項羽的使者,遊說韓信保持中立,“你韓信之所以還能活著,就是因為項王還在,項王如果死了,你韓信離死不遠了。”

    項羽死後,劉邦找各種藉口,剷除外姓諸侯王。理由不需要真假,莫須有都可以。

    劉邦剷除外姓諸侯王的目的,就是有威脅,晚上睡不著。外姓諸侯王剷除後,封了劉氏諸侯王。強枝拱衛中央,這是劉邦的目的。

    韓信這類將軍,是鬥不過政治家的。歷史上的將軍,死於陰謀詭計不在少數。

    殺韓信這類功臣,是分封之錯,也是劉邦本性,更是韓信邀功之錯。

    劉邦撿了一個大便宜,秦末無統一天下的雄主。

    總結,劉邦大度,真假不重要。劉邦捨得封賞,不管是情願或不情願,封賞是真封。

    正確的時間,問正確的人,聽正確的意見,執行正確的決定。

    劉邦會問,會聽、會執行。

    張良、蕭何、陳平是正確的人,說了正確的建議。

    韓信是正確的工具,需要的時候可以使用,不需要的時候可以殺

    這是家天下的產物,也是家天下的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課程設定需要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