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偉5486
-
2 # 你挺能鬧啊10880935
方法一:功率及面積法:
Qt=Q1+Q2
式子中的字母含義:Qt 總製冷量(kw),Q1 室內裝置負荷(裝置功率x0.8),Q2 環境熱負荷(=0.14~0.18KW/㎡x機房面積)。
方法二:面積法:
Qt=S xP
式子中的字母含義:Qt 總製冷量(kw),S機房面積(㎡),冷量估算指標(根據不同用途機房的估算指標選取)。
擴充套件資料:
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民用空調的製冷量單位是“匹”,1匹=2324W;機房用的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比較大,單位是“kW”。
選擇製冷量的原則是:空調器的製冷量應略大於房間的冷負荷,房間的熱負荷應考慮到房間的朝向,牆壁和屋頂的隔熱情況,以及室內熱源包括人員的多少。
製冷量單位換算:
1 kcal/h (大卡/小時) = 1.163 W,1 W = 0.8598 kcal/h;
1 Btu/h (英熱單位/小時) = 0.2931 W,1 W = 3.412 Btu/h;
1 USRT (美國冷噸) = 3.517 kW,1 kW = 0.28434 USRT;
1日本冷噸=3320千卡/小時(kcal/h)=3.861千瓦(KW);
1英國冷噸=3373千卡/小時(kcal/h)=3.923千瓦(KW);
計算方法:
1: 體積(升)×降溫度數÷降溫時間(分)×60÷0.86(係數)=(W)
2: 體積(噸或立方米)×降溫度數÷降溫時間(時)÷0.86(係數)=(KW)
你的資料帶進去就可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