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律法學道

    一、從刑法角度分析從故意犯罪的角度分析,屬於故意殺人罪。如果前後兩車系共同犯罪,前、後車上的行為人無論是誰的行為導致死亡結論,無論能否證明誰的行為導致死亡結果,前、後車的行為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存在因果關係,都要對死亡承擔刑事責任。從過失犯罪的角度分析,屬於交通肇事行為。前、後車的行為都是死亡結果發生的原因,兩人都構成交通肇事行為,但兩人不構成共犯。如果查清是前車引起的死亡,那麼前車的行為與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後車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反之亦然。如果查明確實是被撞身亡,但查不清是前車所為還是後車所為,根據存疑時有利於行為人的原則,前後車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沒有因果關係,都對死亡不承擔責任,但雙方的交通肇事行為依然存在。二、從民法角度分析

    前車和後車分別實施了侵權行為,造成了死亡的結果,但前、後兩車各自獨立的行為是否均足以造成全部損害就需要從因果關係的角度進行考量。若單獨任一輛車獨立的侵權行為均具有造成全部損害的原因力,則各原因力就可以相互替代,而損害結果並不會因此發生改變。前車先撞擊行為人,後車繼續撞擊行為人,兩車行為具有先後順序,並不能相互替代。無論前車的撞擊還是後車的撞擊都不足以造成全部損害後果。《侵權責任法》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三、綜上,我們從刑法分析因果關係,從民法分析侵權賠償責任。

    如果經過現場勘驗,前、後車的責任可以確定大小,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不能確定大小的,前、後車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 2 # 來風102781141

    這個案件視具體情況不同而有不同的責任形式。本案中,只標明兩車先後撞向一人致死,沒有提供更多材料,因此,只能就本案可能存在的行為模式進行分折。

    首先,得明確的是,行為人有無過錯,這對其本人是否有責起到關鍵作用,還對機動車司機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同樣起到關鍵作用。如果行人有責,自己要在其過錯範圍內承擔責任的;如果行人負全責或負主要責任,那麼,司機一方就不需承擔刑事責任。因為致一人死亡的交通肇事案成立犯罪的責任件之一就是肇事者必須承擔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

    其次,在假定機動車一方負全責或主要責任的前提下,司機方有多種行為模式,相應承擔不同的責任。

    ——前車把人碾死後,後車再碾壓死者。前車構成交通肇事罪,負全責;後車無責。

    ——前車把人碾成重傷,後車把人碾死。兩車主均構成交通肇事罪,由兩車共同承擔賠償責任。

    ——前車把人碾成輕傷,後車把人碾死。前車無刑事責任,但仍有民事賠償責任;後車構成交通肇事罪,仍有民事賠償責任。

    ——不能查明那一臺車把人碾死。兩車均無刑事責任,但均有民事賠償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森林火災時如何逃生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