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62297337979

    《次北固山下》的詩意是透過描寫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灣所作,全詩原文如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白話文意思是孤單漂泊青山之外,獨自行舟綠水之間。潮水上漲,兩岸之間更顯寬闊;順風吹來;一條白帆正好高懸。夜色將盡,海上旭日東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現。家書既已寄出,會被送往何處?希望北歸大雁,送到洛陽之邊。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bed2e738bd4b31c7027af068ad6277f9e2ff870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詩人王灣是洛陽人,生於中唐,常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此詩是詩人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

    詩以對偶句發端,“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後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與末聯的“鄉書”、“歸雁”,遙相照應。

    次聯的“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便愈見精采。“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

    後寫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海日東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於綠水之上,繼續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啊!遙應首聯,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電子煙相關的肺部疾病已導致幾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