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hplswh
-
2 # JJ_X
1.歐洲各國王室的影響已經趨近於零,而當初古典音樂有很大成份是為王室服務的。
2.今天的宗教於歐洲各國影響力遠不及當初,而當初的古典音樂有的就是宗教音樂或含有宗教因素。
3.上述2點都是社會進步的結果,今天的人視角大得多,在音樂上有更多的選擇,各類現代音樂應運而生,而人的惰性使之選擇簡單是必然的。
4.當初古典音樂的受眾主要是王室、貴族、宗教場所,並非普羅大眾,即便在今天歐洲聽古典音樂的也是少數人。
-
3 # 鄒小櫻
現代的人對於古典音樂通常有一個誤區,認為只有古老的音樂才叫做古典音樂,我們現在的,叫做現代音樂。
當然,這也沒差啦。可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古典音樂的英文,叫做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我更願意稱他為經典音樂。古典音樂的意義,其實在於“不管時空變幻,這些音樂始終是經典的音樂”的意思。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我會認為每一種音樂的風格,都是一個年代的印記。古典音樂,是屬於貝多芬,莫扎特的那個時代的印記。就好像,你說現在沒有人寫唐詩宋詞了,確實是呀,現在是2018年了。可依然會有人寫格律詩,填詞牌,但為什麼人這麼少?因為,我們已經沒有那個格律詩、詞牌的土壤了。
要知道,那時候的柳永,作為頂尖的詞人,他所書寫的詞,是要被唱出來的。可現在,大家都在唱的是啥呀?
所以,沒有人再做古典音樂,那是因為,古典音樂作為一種音樂風格,其被傳播的土壤,已經沒有了。
在歐洲,沒有城邦了,沒有貴族了,沒有家庭音樂會了,沒有所謂的名流社會了。整個世界的資訊傳播方式也變了。音樂家們需要透過更快捷的方式去傳播自己的作品。所以世界出現了3分鐘長度的商業電臺歌曲,然後在這個長度裡面延伸出了各種的音樂風格。但我們很難再去傳播一首奏鳴曲,這不符合商業傳播的需要。我們更加不會去傳播《命運》了。你想一下,你在一個商業電臺裡面播命運,你在一個商店的背景音樂裡面聽到命運……這不對嘛
時代變了,音樂也隨之改變。這是必然。
回覆列表
一般所說的古典音樂指的是西方的樂器演奏的大型器樂曲,交響樂,室內樂,歌劇音樂,協奏曲等等,現在很難在出現這類音樂了。
1:古典音樂作曲家需要超高的智商,超凡的音樂能力,具有非凡的極其敏銳的聽覺,對於聲音的感悟能力,據說只要是莫扎特聽過的曲子,不論多長都可以記住,多聲部的記憶,這樣的天才多少年出一個。這樣的作曲家精通很多種樂器,他們本身不僅僅是作曲家,直接就是演奏家,其他的樂器即使是不很精通,也是遠遠的超過普通人的瞭解,音區音色表現力,演奏技巧等等。例如:你寫個單簧管的曲子,結果單簧管限於構造根本無法演奏。
現在這樣的人非常少了。
2:現在的社會,已經沒有了以前的創作環境,大多的職業作曲家都是做實用的事情,寫寫電影音樂,電視劇音樂,創作歌曲歌曲。
當年隨著樂器的逐步改革研製,隨之創作出大量的古典音樂,經典的特徵旋律幾乎被用完了,很難再創作出耳目一新的曲子來。
就好像是現代的詩人再也寫不出唐詩宋詞這樣的詩文了。
3:本人電腦裡有300G的高位元速率古典音樂,經常的聽聽,我周圍認識的人,沒聽說誰喜歡聽古典音樂,絕大多數的人聽古典音樂就是哄哄亂響,亂糟糟的東西,根本無法欣賞。當然全國範圍來說古典音樂愛好者還是不少的,但是跟喜歡聽歌曲的人相比差的很遠,隨意一個人可以哼唱幾句歌曲。隨便抓幾個人,讓他哼唱一分鐘古典音樂旋律,一百個人能有一個人會?簡單來說,就是聽眾太少,幾乎沒有市場,沒有收益。不說別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樂誰能哼唱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