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少爺

    發達國家在快速工業化過程中隨著經濟規模的急劇擴張,不斷提升著發達國家經濟體系內的生產要素價格,而發展中國家由於工業化程序遲緩,生產要素價格水平的提升速度就十分有限,這樣就形成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高低相差懸殊的兩種價格體系。

    由於冷戰結束,全球經濟體系趨於融合,市場透過資本與貿易在全球範圍內的重新配置,在發展中國家外部創造了一個不斷增長的巨大需求,不斷拉昇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要素價格與商品價格,是發展中國家發生較明顯通貨膨脹,以及本幣“內貶”的基本原因。

    但是在新全球化的初始階段,由於兩種價格體系並存,融合僅僅是開始,而發達國家是處在要素價格體系的高階,發展中國家是處在低端,從低到高有幾十倍的空間,在未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在發生“內貶”的時候,就不會改變其所具有的貿易強勢,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國會在人民幣“內貶”的同時,也出現“外升”現象。

    重新認識利率的作用。中國的貿易順差增長和人民幣匯率提升是長期趨勢,這樣就會引來大量投機於人民幣升值的國際“熱錢”,而國際熱錢的成本是熱錢本幣的利率,所以提升人民幣利率不僅不會減少國際熱錢的流入,反而會刺激熱錢更大規模的流入。

    重新認識通脹的合理水平。在新全球化時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有著巨大的價格水平差距,即便保持10%的通脹率也要30年左右才能與發達國家拉近價格水平,所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在長期內出現6~8%之間的較高通脹率,可能就是一個新全球化時代的特有現象,也是中國為了享受新全球化利益所必須支付的代價。

    重新認識匯率。如果外需增長過度拉昇了中國的通脹率,導致中國內部經濟的不穩定性增強,提升匯率就是抑制國內通脹的重要宏觀調控手段,所以從新全球化時代所構成的新環境看,匯率在調節內外平衡與控制國內通脹水平方面,可能比利率的地位更重要。

    新全球化時代中國的宏觀調控工具的新組合:使用匯率與稅率的工具組合來調節總需求水平與經濟發展的質量,使用財政補貼工具來對沖通貨膨脹的影響,以社會穩定。

    人民幣“內貶外升”

    從去年的物價走勢看,2007年全年的通脹率會接近5%,而人民幣匯率全年上漲了6.87%。按照傳統的經濟學理論,5%的CPI水平是一個顯著通脹的標誌,也代表著人民幣的貶值,但人民幣在去年卻同時對美元大幅度升值,這個現象被人們稱為人民幣的“內貶外升”。

    現代經濟學理論說明,匯率變動與國際間的相對物價水平有關,如果一國的通脹率高於他國,本幣就會貶值,反之則會升值。從去年中美兩國的CPI水平看,中國接近5%,美國接近4%,其中去年11月份美國為4.3%,中國為6.9%,說明相對物價水平變化不是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原因,反而本應貶值。如果從人民幣與日元的關係看就更說不清楚了,由於日元在去年全年對美元升值了4%,小於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所以人民幣對日元也是升值,但去年日本的物價水平只有0.4%。所以,人民幣對世界主要貨幣的升值,原因不是中國的物價水平低於他國。

    經濟學理論還說明,通脹率與匯率的變動方向是互逆的,即通脹率上升,本幣匯率就會下降,反之,通脹率下降,本幣匯率就會上升。這是因為,國內需求擴張是引起通脹的原因,而需求擴張除了引發通脹,還會因為國內供給不足而引起進口增長超過出口,導致貿易逆差,相應引起本幣貶值。但是在今天的中國,通脹率與匯率的關係,顯然與傳統宏觀經濟學理論所描述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人民幣的“內貶外升”,說明匯率與通脹率成了同方向變動,即在中國國內物價水平大幅度上升的同時,人民幣也強勁升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幻西遊手遊方寸帶什麼法寶方寸法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