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銳觀察影片
-
2 # 軍哥說軍師
【共享軍事知識,關注扶斬軍事】
首先要老生常談的說一下,中國的殲-20、俄羅斯的蘇-57、美國的F-22和F-35這四款戰鬥機,按照俄標是五代機,而按照美標是四代機,我想題主問的應該是美標。圖為殲-20戰鬥機
那麼上述四款四代戰鬥機相較於眾多三代戰鬥機有什麼區別,也就是優勢在哪裡呢?
1 高隱身性
2 超音速巡航
3 超機動
4 超視距打擊圖為F-22戰鬥機
F22號稱全向隱身,其實只有機頭方向是,比B2戰略轟炸機這種飛翼機差一個等級,中國殲-20差的就稍微差了點,不過的的確確是隱身戰鬥機。圖為F-35戰鬥機
超音速巡航方面,雖然F-35的發動機優於中國殲-20,但也只能做到偽超音速,即“短暫開啟加力進入超音速,然後關閉加力維持超音速狀態巡航一段時間”,畢竟單發而且氣動外形不好。而殲-20因為發動機的限制,憑藉中國推重比8左右的發動機很難實現超音速巡航。
美華人稱用F-22對F-15和F-16打出過144:0的戰績,雖然水分很大,不過能直觀的體會四代機與三代機的差距。
-
3 # 天下第一財神廟看院人
四代機有四個標準,1隱身,2超機動,3超音速巡航,4超視距攻擊。這些是區分三代機和四代機的四個硬性指標和區別。
第三代戰機主要是研製於上世紀60年代,於70年代初期陸續進入現役的戰鬥機。這型別戰鬥機主要特點是,中低空機動性高、配備先進雷達裝置、加強了導彈應用等。
F-4幽靈II戰鬥機
第三代戰鬥機,主要是將先前累積的使用經驗與各種試驗的結果加以整合。許多高速飛行時的現象和控制問題都獲得很大程度的解決。三角翼和幾何可變機翼與後掠角度小於45度的梯形翼成為設計的主流。發動機的輸出透過耐高溫特殊材料和冷卻技術而更加成熟。雷達與各類航電逐漸成熟與複雜化,機鼻進氣口幾乎完全被放棄,以配合大型雷達天線的安裝需求,而這個需求使得飛機的大小和成本迅速高漲。
而第四代戰鬥機,研製於上世紀70年代,於80年代陸續服役。四代戰鬥機吸收了第三代戰鬥機設計與使用上的經驗,另外還加上了多次空中衝突與演習中顯示出來的問題和需求,融合之後成為冷戰結束前後最主要的戰鬥機。四代機的特徵是,電子系統的提升,還有部分隱身性的嘗試性使用。
F-15戰鬥機
第四代戰鬥機,除了多用途和精密航電的發展方向大致不變以外,放棄對高速,高翼負荷的設計追求,轉而擴充套件戰鬥機在不同高度與速度下的機動性。新材料與新技術開發的大推力渦輪扇發動機,開始廣泛運用於第四代戰鬥機上,取代過去的渦輪噴射發動機。新型發動機推力提升,降低燃料的消耗,使得體積較小的機型也有機會擁有較長的航程。
第四代戰鬥機開始引入線傳飛控與靜不穩定的設計概念搭配,完全顛覆過去的氣動力設計方式和飛行控制機構。數位電腦成熟與超高速晶片的量產,將過去使用與顯示非常複雜的雷達改頭換面,以多樣化的圖形和文字顯示更多的資訊,提高飛行員的狀態意識。同樣的技術與產品激發出另外一條路線的發展是飛行儀表電腦化(也稱為玻璃化座艙),利用多功能,單色或者是彩色的陰極(CRT)或者是液晶(LCD)顯示螢幕取代以往的指標儀表,過去令人眼花撩亂的儀表板被大小不同的方型螢幕所取代,這些螢幕除了顯示被取代的儀表的資訊以外,還可以整合不同來源的訊息,利用重合或者是切換的方式提供,例如將彩色數位地圖與導航系統整合之後,可以在螢幕上顯示出目前飛機在地圖上的位置和附近的地形。
陣風戰鬥機
另外,第三代設計為了降低高速下的阻力,座艙罩的外型需要與機身配合而犧牲飛行員的視野,在第四代大幅改進,採用泡型艙罩或者是類似的設計,讓飛行員能夠更有效的掌握周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