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條子
-
2 # 溫乎
如果以皇帝壽命來看的話,清朝是妥妥的高壽王朝。
康熙(1654—1722),活了69歲。雍正(1678-1735),活了58歲。
乾隆(1711-1799),活了89歲。嘉慶(1760-1820),活了60歲。
道光(1782-1850),活了69歲。
清朝連著5位皇帝的壽命都過了60歲,這是妥妥的高壽王朝好嗎?雍正還差兩歲,但是也差不多。
再看其他幾位皇帝:順治24歲,咸豐31歲,同治20歲,光緒38歲,宣統62歲。
運用小學數學來算一下就知道,清朝皇帝的平均年齡是52歲。
但是52歲的平均壽命,跟現在的老幹部動輒100歲相比,還是有差距。
古代的醫療水平太差勁。
在古代沒有核磁共振、沒有抗生素、沒有體檢。有小病了,只能靠父母給的身體硬抗。如果有大病,也根本不會給你發現的機會,能不能活下來只能靠老天爺臉色。
現代社會就不一樣了。
感冒發燒了,999感冒靈沖劑、白加黑等等一大堆藥等著你吃,再不行還能輸液。讓藥物直接進入血管,效果多快呀。
身體哪裡不舒服,都能進行全面檢查,有病早發現、沒病早預防。
這些現代社會普通人都能享受的待遇,古代皇帝可是想都不敢想。
食物檢疫不達標。
現代超市裡的豬肉、牛肉、羊肉等肉類產品,必須經過檢疫站的檢查,確保沒有寄生蟲、細菌等有害物質,才能進入市場。
在古代,沒有人能吃到這麼“乾淨”的肉。
那個年代的皇帝,吃的也沒有多好。無非是豬肉脯、紅燒肉之類的,乾隆特殊一點,他比較喜歡吃鴨子。
皇帝也不能保證一輩子不吃到帶有“絛蟲”的豬肉。
被帶有寄生蟲的食物經年累月的摧殘,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在這一點上,不分貴賤、貧富、胖瘦。
-
3 # 德起翁
清朝皇祖這個詞用的不貼切,應該是清朝皇帝。皇祖的範圍很廣,所有的皇子格格等都是皇族,題主是不是都統計在內了?
皇帝短命是很正常的事,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壓力山大。皇帝得到天下,天下是家天下。整個江山是他們家的,皇帝一般不得不夜以繼日的工作學習,以維護其得來不易的皇權。每天吃不好,睡不著,朝思暮想都是治人之事,斂財之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江山不保。每天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思想精神壓力山大是使身心健康受到極大的摧殘,導致身體每況愈下。縱慾過度。這個無須多說,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天天都要翻牌子。白天勞淚過度,晚上還要縱慾過度,長期以往,誰都受不了!當然清朝皇帝裡也是有乾隆帝和康熙大帝較長壽的例子,一個活了八十多,一個活了六十多,在皇帝系列裡可是比較少見的。
以上應該是皇帝年少而逝的主要原因了!
回覆列表
這本身就是抽象的問題。1,雖然是平均,但出名的幾位帝皇,都蠻長命,末代的溥儀也長命。2,中期的皇帝的確是身體不行,縱慾過度也有一定的道理,其不再接受剛入關時的祖宗叮囑(從小練武),這才是真正的原因。3,男的從小不練武,女的呢?扎小腳,即使能挺過來,也讓身體嚴重的受損,身體異常的虛弱,不育不孕是雙方都有的問題。4,醫學條件,不肯接受西醫,傳統中醫有時候、更多時候——是在碰運氣,能醫好的人只是1%。唉…… 5,哦,補充一下,還漏了個鴉片,記得光緒皇帝有一張犯過帥的照片,就是躺在床上嘆煙槍……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