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亞南

    西雙版納的傣族一般就男的兩個姓:巖(ai)和刀。

    一般來說刀都是以前的貴族後代,而巖就是一般百姓。而女的不管什麼父親姓什麼都叫 玉或者 依居多,應該說不算姓。

    傣族佔版納州人口的35%

    傣族又分旱(漢)傣、水傣和花傣三個分支。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勐臘縣:勐臘區並飄鄉、尚勇區曼莊鄉、磨龍鄉、龍門鄉、大戶鄉。

    房屋依山傍水而建,房屋為兩層,下層為柱(通常用來拴耕牛和養家禽)上層為居室,早期為竹木結構,現為磚混結構,樣式仍保持吊角樓的式樣。

    擴充套件資料:

    傣族源於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在傣族先民活動的瀾滄江、怒江中上游一帶,出土了數量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其中的玉水坪文化遺址(位於怒江州蘭坪縣通甸鎮)經鑑定至少有10000年以上、塘子溝文化遺址(位於保山市隆陽區蒲縹鎮)經鑑定至少有8000年以上。

    至少在3000千年以前,傣族先民已經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形成一些部落小國,其中以“勐掌”(“勐”意為“地方、國家”,“掌”意為“象”,“勐掌”即“象之地”或“象之國”,“勐掌”包括瀾滄江沿岸的保山盆地、杉陽盆地、漕澗盆地)勢力最大。漢朝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中將“勐掌”記為“乘象國”。

    公元前5世紀,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傣族先民以“勐掌”為中心組成聯盟國家,“勐掌”君王成為整個聯盟國家的共主,各“勐”(國)百姓稱其為“詔隆”(多譯寫為“九隆”、意為“大王”)、各“勐”(國)君王稱其為“哀隆”(多譯寫為“哀牢”、意為“大哥”),“勐掌”也因此被稱作“勐達光”(意為“中央之國”或“中心之國”,“達光”本意為“目光焦聚的地方”,延伸為“中央、中心”)。《華陽國志》、《後漢書》等漢文典籍將這個聯盟國家記為“哀牢國”,《嘿勐沽勐》等傣文典籍將這個聯盟國家記為“勐達光”(音譯為“達光國”、意譯為“中央國”或“中心國”)。

  • 2 # 西雙版納旅遊文化

    我生活在西雙版納,這裡我只談西雙版納的傣族,有些也是我從當地傣族那兒聽來的,他們也都是口口相傳,沒有被證實過。

    西雙版納傣族男的姓巖(ái)女的姓玉和依,名字的字數差不多也是2到3個字,如:男的:巖光、巖光扁,女的:依旺、依旺香、玉香、玉香旺等等。然後經常可以在傣族朋友的名字裡見到“臘”“囡”這些字,是什麼意思呢?比如你有個傣族朋友叫巖什麼臘,那麼代表著他是他們家裡最小的那個,他一定有哥哥姐姐,因為“臘”這個字代表排行最小的意思,例如:巖光臘、巖罕臘等等。在比如你有個傣族朋友叫玉什麼囡,那麼代表她長的一定很小巧,因為“囡”這個字代表意思是小巧,例如:玉香囡、玉叫囡等等。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傣族男的姓“巖”,要念ái,這個字又不是多音字,正確讀音應該是yán啊,一開始我也有這樣的疑問,後來聽一個大哥說,早期西雙版納剛解放的時候,要上戶口,各村各寨的傣族同胞就排隊等著工作人員來問資訊,早期的傣族並沒有什麼文化,只會說傣話和當地方言,工作人員就問一個傣族男性:“你叫什麼名字?”,他就回答說:“我麼叫ái罕樂了嘛!”工作人員聽罷就點點頭,哦好的!便在戶口冊上寫下巖罕樂,因為 當地方言叫岩石是叫ái石,上戶口的工作人員以為他說的是岩石的巖!其實傣族男的應該姓艾。

    傣族女的一開始也只是姓玉,也是由於方言的問題,玉和依就搞混了,所以傣族女的又姓玉又姓依。

    說了很多我聽來的故事,真實性有待考證,傣族的歷史其實很有意思,和村寨的老人聊天,會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我非常尊重傣族文化,他們有漫長的歷史和傳統,這些需要我們慢慢探索慢慢研究。

  • 3 # 海-非-深

    什麼亂七八糟的!召、罕是皇姓,刀是平民,其餘是僕姓,巖、艾,依等等。以習俗、居住地和服飾分水傣、旱傣、花腰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說唐印在夏天生長很快,夏天砍頭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