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沅汰
-
2 # 陽Sir的考古之眼
一、《周禮·考工記》之“六齊”
金有六齊:
這裡的“金”,有兩種說法:一指青銅,二指純銅。而這裡的“齊”,則和劑量的“劑”通假,指的是銅和錫量的多少。
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這是先秦時期所知記載青銅合金配置技術的記載,據郭沫若考證,此應為春秋齊國之官書。
二、關於“金有六齊”的爭議①認為“金”指青銅,所謂“六分其金而錫居一”就是將青銅合金分為六等分,青銅佔五,錫佔一,銅錫配比為5比1,其他以此類推。
②認為“金”指純銅,所謂“六分其金而錫居一”就是將青銅合金分為七等分,青銅佔六,錫佔一,銅錫配比為6比1,其他以此類推。
三、考古材料及實驗證據透過學者對出土青銅器的實驗研究表明:
④鑑燧之齊的金錫半,以第二種錫佔33%比較合適。實際上,很多種情況下,實物與記載無法完全吻合,因為在青銅器鑄造、熔鍊過程中,會有很多影響變數,需從很多方面去考慮,而不能僅限於《考工記·六齊》裡字面上對於百分數的計算。
-
3 # 使用者蒼天在上
戰國至西漢時期青銅器,是以紅銅,錫,和鉛。其中劍,刀,兵器,是以銅67%錫30%為主。發出響聲的鐘是以80/84%銅12/14%錫為主。鼎是以75/80%銅11,6/17%錫鑄造。當時的錢幣早期是銅94,5鉛1,8,錫0,5,不含鐵。後期銅55%,鉛37,5%,錫3,2%含有少量的鐵。
-
4 # 閒雲野鶴23754147
青銅器的主要原料是以青銅或者黃銅為主,裡面又加入了鉻、鉛、錫、鎳等元素。雖然青銅器有多種器物,但使用的原料是一樣的。
上圖,西周三年興壺,莊白窯藏出土,周原博物館館藏。
自然的銅很早就被人類使用做成裝飾品。在伊拉克發現了公元前一萬年製作的自然銅裝飾品。
中國在進入青銅時代之前的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了探索之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發現了質地不純的黃銅片。山東膠縣龍山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銅鋅合金的銅錐。最早的青銅器是甘肅馬家窯文化的青銅小刀。
純銅的金屬液體粘性大不能鑄造大型容器,在探索過程中發現銅錫合金的液體流動性好,成品有光澤是很好的原材料,就是錫青銅。後來又逐漸發現,除了錫青銅還有鉛青銅(銅與鉛的合金)、鉛錫青銅、鎳青銅、磷青銅等合金都可以鑄造器物。
齊家文化時期就已經具有了青銅手工業的雛形。齊家文化墓葬中發現了青銅或紅銅製作的生產工具和裝飾品,有刀、斧、鑿、匕、錐、鑽頭、指環等,既有冷鍛製作,也有冶鑄。中國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經初步進入了青銅時代,用青銅、紅銅、黃銅為鑄造原料,從工藝上說有熱鑄法、也有準鍛法。
商周時期中國進入青銅文明的鼎盛時期。這時候使用的鑄器原料主要是錫青銅和鉛錫青銅。又稱為“金”或“吉金”。中國的青銅時代從大概公元前2000左右的夏代開始,經歷了夏、商、西周和春秋,一共十五個世紀。在晚商和西周早期青銅鑄造業作為生產力發展的標誌而達到高峰。春秋晚期則是鐵器時代的初期。
戰國時期生產力進步,技術大幅度提高,雖然已經是鐵器時代的初期,但青銅鑄造工藝並沒有馬上退出歷史舞臺,反倒使得青銅鑄造技術仍然不斷有新的發展。一直到戰國晚期,青銅鑄造業才開始慢慢衰落。
青銅時代結束了,然後青銅器時不時還會出現在歷史中。甚至到了漢代還鑄造出工藝精湛的青銅器。比如國博館藏錯金銀犀尊。對於青銅器的追慕與模仿甚至一直到明清時期仍然存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就有一些後世仿造的青銅器。比如明代仿造的不倫不類的方彝,青仿明的青銅宣德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