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早康枸杞

    氣滯血瘀是中醫常用的術語,很多人都不以為然了,其實病的根源多源於此。“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八個字大家都學過,相反的意思當然就是如果水不流就容易腐敗,樞柱如果不常運動容易生蟲。現在為什麼腫瘤、囊腫、中風、癌症、過敏性疾病越來越多且越來越低齡化?都有貪寒涼之物的不良習性在裡面。

    有人又說了,怎麼看西方人都是這麼吃,什麼食物都可以加冰,也沒見誰生什麼病壽命短?持這種觀點的人很多,就如同以前我們說不提倡我們華人不喝或少喝咖啡時的懷疑一樣:如果咖啡這麼不好,那咖啡還能賣出去?國外的人每天喝幾大杯咖啡的。這些觀點明顯是西醫的一種思維方式,以為是人就都是一樣的。

    在中國文化裡中醫是中國文化重要組成成分。在傳統中醫理論中人體以固陽為本。《皇帝內經》講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而在陰陽兩氣中,又以陽氣為萬物之本。而在中醫理論中,水能滋陰,熱能溫陽。而熱水剛好包含了滋陰的功能和溫陽的功能。因此,長期喝熱水可以保持人體健康,從而防治百病。

    其實這個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能說明問題:為什麼桔生南方為桔,生於北方為枳?這說明環境的重要性,不同地域的人體質本來就是不同的。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和食物結構有很大的關係,他們的主食以熱量比較高的肉食乳酪為主,營養更豐富,提供了身體自身需要的能量。從中醫角度講,這樣的吃法會導致“上火”。火旺,則陽盛;陽過盛,則需陰水來平衡,而冰水,則是陰性較強的水了,可很快使身體恢復平衡。簡單地說,老外喜歡喝涼水,也是因為平時吃得比較油膩,身體需要“滅火”。同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吃完很多辛辣刺激的東西,就想來一杯涼水會感覺很爽。

    中國自古就有溫水養生的說法,朱欣佚表示這和咱們華人的體質和生活習慣有關係。在華人飲食中,澱粉類吃得多一點,體質相對偏寒,所以更願意喝熱水。飲食習慣可能對體質起到潛移默化的糾正。熱性食物吃得多的時候,就喜歡喝點涼水;涼性食物吃得多的時候,就喜歡喝點熱水,這樣相對中和一下。

    中醫說,白開水是中性的物質,可以透過排洩、排汗將體內的溼寒陰毒帶走。姨媽來問候的時候,熱水可以對腹部起到舒緩和鎮靜的作用。西醫說,熱水可以補救感冒、咳嗽、喉嚨痛,而且化痰,還有助於清除鼻塞。習慣喝白開水的人,體內脫氧酶活性高,肌肉內乳酸堆積少,不容易產生疲勞。白開水進入人體後可以立即發揮新陳代謝功能,調節體溫、輸送養分。而且對身體明顯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開白水不僅能稀釋血液,降低血粘稠度,還能促進血液迴圈。對於年輕人來水,不僅解渴利尿,對面板也好。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冰涼之物要少食,過多食用會傷害陽氣,導致全身功能漸趨於抑制狀態。《素問·經脈別論篇》中提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入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中醫不僅建議飲用熱水,還建議要吃熱飯、用熱水洗頭。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中說:“凡食,先欲得食熱食,次食溫暖食,次冷食。”也就是說飯要趁熱吃,不要吃殘羹冷炙。另外,書中還提到:“久行不沾冷水,食熱食出汗不得吹風,大病初癒不得喝冷水,熱水洗頭後不得冷水沖洗。”這不就是媽媽們經常對我們說的嗎!?

    對大多數人來說,吃熱食還是冷食,都是從小生活習慣所造成的。人的適應能力很強,大多數人是能夠接受涼水和熱水的,老外也不是一點熱水都不喝,咖啡和茶也都是熱的。人是恆溫的動物,太涼或太熱的水都不太好,會引起身體諸多反應。根據中醫的說法,平衡是關鍵,熱水或溫水對於平衡寒溼不可或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洗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