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龍cf

    秦滅六國,各方各面都有意見不一的說法,歷史不好講一定的對錯,只能申述自己的觀念,如有不同,輕噴則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言歸正傳,秦滅六國的最終執行人當然是秦始皇贏政,但在此之前,也就是戰國前期的秦國,是一個弱小的東方小國,長年被魏國拘於河西之外,民兵強悍而卻越戰越弱,氏族有過不罰,士兵有功而無獎,可以說那時的秦國與蠻族無異。

    就是這樣的爛攤子,在公元前361年,秦孝公贏渠梁繼位,痛述國恥,釋出招賢令。引得六華人材一時矚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衛鞅(即商鞅)了,他來之後分別以帝道、王道、霸道之說三次試探孝公,孝公怒而斥責舉薦他的景監“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意思差不多就是你的客人是個胡說八道的人,怎麼能夠任用!見孝公怒,衛鞅明白他是一個真正有理想,想要實現自己志向的君王,才說出了自己的治國強秦之策,也就是後來著名的商鞅變法。

    其中變法的具體內容就不多講了,有興趣的可自行百度。

    這裡才是就是秦統一六國的第一優勢:君主賢明。秦孝公聽完衛鞅的變法方針後,立即採取了他的方案,在國內實時變法。同時變法不是那麼簡單的,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氏族壓力。

    身為君主,他忍辱向屢次攻打他的魏國低頭,再力壓氏族的反對,堅持變法。這裡我們只說結果,因為數十年的衛鞅變法,秦國國力強大,沒有了私鬥,百姓家家富裕,士兵勇於打仗。對外痛擊南韓,更是在河西之戰中打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魏國。

    孝公之後,秦國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魚肉,如果說第一優勢是衛鞅和孝公的變法的話,那麼第二優勢就在於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的了。

    惠文王贏駟在位時選賢任能,不僅任用了贏姓的各方人材,還重用了六國而來的張儀、公孫衍、司馬錯等國外人材。其中採用張儀連橫之策才使得當時剛崛起的秦國不至於被五國合縱滅掉,之後惠文王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敗楚,更加增強了秦國統一的基礎實力。

    之後的秦武王在位四年,但也平蜀壓楚攻宜陽,為秦的東出做了一定的貢獻。雖然最後記載是舉鼎身亡,但也不能磨滅了他的功績。

    武王死後的秦昭襄王,秦國在他的手裡實際上已經做到一統的基礎。為秦鞏固西蜀,消滅義渠,接觸了秦東出的後顧之憂這是一大優勢,而後治國有道,法度嚴謹,外交軍事皆以成熟這是第二打優勢,最後有一隻能征善戰的軍隊,這是第三大優勢。

    其在位期間由白起攻魏韓伊闕之戰斬24萬人,與燕、趙、韓、魏五國合縱攻齊,下齊七十餘城,白起再攻楚佔鄢郢(當時楚國都),秦昭襄王晚年,與當時唯一能與秦一戰的趙國開戰,於長平白起擊敗趙軍,斬40餘萬。而後東出滅周,震懾六國,真正做到了君臨天下。

    雖然這之後的秦國有過動盪,但在呂不韋扶持秦莊襄王順利登基後,更因為前人奠定下的基礎而使秦國沒有受到致命的打擊,秦莊襄王在位三年後去世。秦始皇贏政上位,秦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君有一統天下之志而國有一統天下之力!

    國軍成年加冠儀式時,贏政剪除了長年獨攬大權的呂不韋和謀反的繆毒,開始了自己的野心。之後就是秦始皇統一的過程了,這就不講了。還是講講除了軍隊之外的原因吧。與他國不同的,秦自秦孝公起,之後的每一代君王幾乎都很賢明,而且都有一統天下的抱負。導致到了秦始皇這裡,贏政也擁有如此的志向還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和用人之道。

    衛鞅的變法穩定了秦的內政法律。張儀的連橫鞏固了秦的實力。白起的征戰瓦解了各國的國力。君王的志向和手腕統一了六國。這些才是我覺得秦能統一六國的真正優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代醫學如此發達,卻難以救治猝死,而猝死的很多都是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