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00813912203

    新生寶寶消化系統不成熟,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腸道脹氣,不僅肚子脹得鼓鼓的,還會引起肚子疼,寶寶哭鬧不止。該怎麼辦呢?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脹氣?

    一般寶寶出生後1個月左右最容易出現脹氣,2個月後會有所緩解。

    家長如果發現寶寶肚子圓滾滾,總髮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還經常亂蹬亂踹、使勁用力,把小臉漲得通紅,好像拉便便又拉不出來的樣子,很可能是脹氣了。

    脹氣的寶寶往往有頻繁劇烈的哭鬧,尤其是夜裡,抱哄餵奶都沒用,要一直哭到沒力氣、排氣或排便才停止。

    嬰兒排氣操怎麼做?

    第一節:乾坤大挪移式

    以肚臍為中心,手掌順時針輕撫。一圈為一回合,做4-8個回合。

    第二節:推心置腹式

    1.兩手交替向下輕撫,以八拍為一組,做兩組。

    2.雙手往下輕撫,以八拍為一組,做兩組。

    第三節:蹬單車式

    1.兩腿交替往腹部蜷縮,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

    2.雙腿同時往腹部蜷縮,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

    第四節:觸膝式

    單手單膝交叉相處,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

    第五節:垂直抱腿式

    垂直抱起雙腿,擠壓腹部,以八拍為一組,做一組。

    注意事項

    1.做操時間要適當:排氣操適合小月齡寶寶做,一定要在吃奶半個小時後做,不然會吐奶。

    2.溫度適宜:宜在26℃左右,寶寶穿著比較薄的衣服,或只穿紙尿褲效果更好。

    3.雙手乾淨溫暖:剪短指甲,洗淨雙手,用潤膚油充分滋潤雙手並搓熱。

    4.腸絞痛嚴重應及時就醫:當寶寶腸絞痛的症狀較為嚴重時,要警惕是否屬於牛奶蛋白過敏,應及時就醫,請醫生進行排查。

    5.只放屁不排便要注意:如果寶寶長時間不排便只放屁,或放屁有酸臭味,要考慮是否消化不良所致,適當減少奶量進行觀察。

    小細節預防寶寶脹氣

    除了排氣操,我們還是要從根本上去預防哦~

    1.吃奶時吞入空氣

    原因:如果餵母乳姿勢不對,吃奶很費力,或者吃配方奶時沒有完全含住奶嘴,奶嘴開口大小不合適,都會使寶寶吞入更多的空氣,引起脹氣。

    對策:寶寶吃母乳時要含住大部分乳頭和乳暈,才能更容易的吸出母乳。吃奶瓶時如果聽到“咕咕”冒泡的聲音,或是有奶液從寶寶嘴角流出來,就說明含裹奶嘴不嚴密,需要稍作調整。吃完奶後應該拍拍嗝,把吞下去的氣體儘量排出來再躺平睡覺哦。

    2.乳糖不耐受

    原因:如果寶寶吃奶後30分鐘~2個小時之間,出現腹脹腹痛、肚子咕嚕咕嚕響、拉肚子等表現,大便次數很多,甚至每天十多次,大便稀、泡沫多、有奶瓣,就很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對策:在寶寶喝奶前或喝奶時給寶寶加服乳糖酶,或改用低乳糖或無乳糖的“腹瀉配方奶”,再配以益生菌,緩解寶寶腹瀉、腹脹的症狀。

    如果符合上面1~2項,基本可以判定為輕微的乳糖不耐受;如果3項都符合,就屬於中、重度乳糖不耐受。

    3.劇烈哭鬧吞入空氣

    原因:哭泣時吞進大量空氣會造成一個惡性迴圈:一旦寶寶開始哭鬧,往往會因吞入氣體而腹脹;腹脹進而導致寶寶身體不適,所以哭鬧不停。

    對策:因為腹脹、腹痛不適哭鬧時,媽媽儘可能讓寶寶保持舒服的體位,並揉肚子或做排氣操來緩解不適。

    寶寶消化系統發育未完全,功能較弱,如果嘗試這些方法後,腹脹、腹痛仍不能完全緩解,可以根據醫囑給寶寶吃益生菌來調理,改善腸道菌群增加腸蠕動來促進排氣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攻城掠地103級太史慈副本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