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縝君
-
2 # 古韻金輝
金銀平文琴
原正倉院北倉御物的本件唐代〈金銀平文琴〉,長一一四‧五公分,最大寬十九‧二公分,琴面鑲嵌金銀薄片紋樣,主要以隱逸高士,作為構圖佈局。
金銀平紋琴的正面,上端項部為錦紋方格,內有三人,分別作彈阮、撫琴、飲酒狀,周有樹竹及飛天,空廓處以花草、禽鳥、雲氣填補。方格之下,有纏藤一株,藤下左右各坐一人,一飲酒,一撫琴,均為金嵌。以下敘述幾個重點特色,愈加可以看出正倉院藏金銀平文琴的不同凡響之處:(一)琴的背面,自上而下,龍池銘文,取諸東漢的李尤琴銘:「琴之在音,湯滌邪心;雖有正性,其感亦深;存雅卻鄭,浮侈是禁;條暢和正,樂而不淫」。其下的龍池兩側,各作飛龍銀文;再下方的鳳池部位,為鷥鳳銀文圖案;在琴的兩端側面,亦鑲嵌有鸞鳳麒麟金文,與雲鳥花蝶銀文,金銀交輝,璀璨悅目。(二)琴面滿布冰裂斷紋,年代未必如梅花斷紋般久遠,明人張大命《琴經》卷六謂:「古琴以斷紋為證,琴不歷五百歲不斷,愈久則愈多,斷有數等,有蛇腹斷……又有梅花斷……此非幹年不能有也」。正倉院所在地的奈良,氣候溫和,恐無法逕以張大命的「愈久則愈斷」,琴面斷裂紋狀況,藉此來衡量古琴年代唯一依據。(三)本件〈金銀平文琴〉,早在「天平勝寶八歲(七五六年)六月廿一日獻物帳」,記錄聖武天皇獻納遺愛御物的「東大寺獻物帳」(上面籤題「奉為太上天皇舍國家珍寶等入東大寺發願文」,為正倉院蒐藏寶物最古的文獻史料,光明皇后特別御製發願文,亦名「國家珍寶帳」),原載琴腹內有「司兵韋家造此琴」字樣,證實本件〈金銀平文琴〉為中國舶來物品,出自唐代望族韋家所造;本琴曾在弘仁五年十月十九日出陳,弘仁八年(即唐憲宗元和十二年,西元八一七年)五月十七日,易入此琴。學者們更由琴身腹內的墨書紀元題銘「乙亥之年季春造」,「清琴作兮□日月,幽人間兮□□□」等字,考訂本琴的「乙亥」干支紀年,為唐玄宗開元廿三年(七三五年)製作。
根據日本人的說法, 確實是來自唐朝。
事實上也來自於唐代,根據刻有的文字可以知道,這把琴完成於唐代開元23年,公元735年。
這把唐代古琴長114釐米,肩寬20釐米,在正倉院收藏已經超過1000年。內繪畫的是三人在樹林和竹林裡,彈琴飲酒。從這把琴製作的精美程度來看,不是凡品。
在735年以前,日本唐朝的交流已經非常頻繁了,日本天皇前後向唐朝派遣了至少13次遣唐使。735年以後第一批前往唐朝的就是著名的吉備真備、阿倍仲麻呂等人,遣唐使的規模遠超之前。他們一人發明了日本假名、一人在唐朝做了節度使。
日本正倉院興建8世紀中期的奈良時期,這裡的收藏的物品是以聖武天皇的遺物作為基礎構成的。在平安時代和奈良時代,中央和地方的官廳和寺院,都會專門興建一個存放重要物品的倉庫,這個倉庫就被稱為“正倉”,多個“正倉”連在一起,就被稱為“正倉院”。
這個正倉院位於東大寺。現存文物多達9000多件,包括服飾、玩具、兵器、樂器等。有一種說法,正倉院又被稱為“絲綢之路的終點”,這是因為正倉院的文物有一半來自中國和北韓等東亞國家,甚至遠至波斯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