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創業靠的是家族共同努力,然而,一旦家裡人丁稀少,再有一兩個不給力是不是特影響創業效果?而所謂的靠朋友創業更少鳳毛麟角,現在幾乎很少能找到有共同語言的幾個朋友,甚至還能一起創業的,所以,獨生子女對於個人創業非常不利。對吧?
回覆列表
-
1 # 短線王
-
2 # 旅居地球80年
子女是創業的累贅?那你創業是為了什麼?
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生養自己的下一代,與其說是怕打擾自己的享受,還不如說是沒有養育孩子成人的能力,變個法子說就可以掩蓋自己的匱乏,“一個人連養活自己都很累,怎麼可能去贍養自己的血脈?”
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把孩子教養成人是件很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看見有些單身媽媽或單身爸爸養育出一個或幾個子女時,我們都會點贊點贊再點贊,至少這些單身給了子女們機會,讓子女們能夠參與社會,有成就或者生兒育女的辛勤與幸福,多麼偉大?人世界不為人,那他為了什麼?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獨生子女對社會創業能力的影響:
在相近的教育水平下,社會成員的創新能力與資訊來源渠道成正比。傳統社會,資訊來源一般來自比較密切的社會關係,包括親友和同學圈子等。由於獨生子女政策造成一個家庭的平均孩子的減少,將來的社會關係趨於更簡單化,兄弟姐妹少了,叔舅姑姨少了,堂兄弟、表姐妹更加少了,很多人就永久性的失去了近親屬這個資訊的渠道,社會的橫向交流機會減少。
各地的經商和手工業的專業村現象說明,人們所獲得的就業技能和經營資訊往往更願意向親屬和近鄰傳授。“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古往今來莫不如此,這個說法很清楚的說明了在高風險的活動中近親屬才是最佳拍檔和堅強後盾。九十年代的下海潮因為那一代人都有兄弟姐妹,岸上還有拽著安全繩的,因此敢於大膽往商海闖蕩。西方國家的大企業集團也多由家族企業發展而成,印證了這一點。
由於創業的不確定性,往往伴隨著較高的風險。因此對於一個社會的創業能力具有很大影響的還有創業的意願。
獨生子女家庭的高風險又決定,小時候家長不讓孩子嘗試帶有挑戰性的遊戲等,孩子數量少家長既有能力也樂於包辦孩子的事情,對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是一種扼殺。成長過程中,由於缺少玩伴,孩子不但容易性格孤僻,不善交流,而且沒有兄長可以傳授遊戲的經驗及樂趣。大人無法替代同齡玩伴的角色,因為孩子的樂趣大人永遠不懂。長大後由於獨生子女肩負家庭養老重任,同時由於缺乏手足兄弟的幫助與支援,承擔經營活動的風險能力更弱。與十幾年前的下海潮相比,這幾年來國家公務員招考的人數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其中既有體制的原因,同時也有80後的逐漸走向社會,獨生子女就業意願越來越趨向保守,越來越偏向於風險低的穩定職業的原因。80後獨生子女逐漸肩負起家庭頂樑柱的責任,由於沒有兄弟姐妹,他們越來越承受不起高風險行業的衝擊,因為一人倒下,全家垮塌。
社會創業能力對經濟發展起著極大地推動作用,社會創業意識的弱化將導致經濟失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