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劇曾稱“化妝揚琴”或“揚琴戲”,系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揚琴”(又稱“山東洋琴”)演變而來。
山東揚琴是距今二百餘年前(清代中葉)在山東西南部農村產生的一種說唱藝術。最早是民間的小曲聯唱,始稱“小曲子”。演唱者被稱為“唱小曲子的”,因主要伴奏樂器為揚(洋)琴(亦名“蝴蝶琴”),故稱為“打揚琴”或“唱揚琴”的。1933年揚琴藝人鄧九如到天津電臺播音後,才定名為“山東琴書”。
由曲藝揚琴發展為戲曲,至今還不到一百年。1900年,由廣饒縣譚家村揚琴藝人時殿元、譚秉倫、崔興樂等組成的揚琴班為了爭取觀眾,最先把《王小趕腳》的揚琴指令碼改為化妝演出的指令碼,並進行化妝演出的試驗。他們用紙、布等紮成驢形,加以彩繪,由崔興樂扮演的二姑娘,身綁驢狀,由時殿元扮演的腳伕王小趕驢。演出時雖仍唱著揚琴的唱腔,但因載歌載舞,深受群眾歡迎。藝人們為了把這種演出形式和坐唱揚琴相區別,稱之為“化妝揚琴”。一些群眾,由於看到第一個“化妝揚琴”劇目的表演有驢形,且當時的“化妝揚琴” 又常用毛驢馱著包括驢形的頭部和身子在內的道具,曾隨口把“化妝揚琴”稱作“驢戲”。
“化妝揚琴”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在濟南稱“揚琴戲”(簡稱“琴稱”),在西南稱“上妝揚琴”,在臨邑、濟陽一帶稱“迷戲”,在膠東稱“蹦蹦戲”,在博興被稱作“閭戲”(舊時二十五戶為一閭,閭戲意味著本地戲、家鄉戲),也有稱“縷戲”的(因其主要樂器墜琴的演奏者在演奏墜琴時,經常用手指在琴絃上“縷”上“縷”下)。後來過去唱揚琴的多由“兩口子”(即夫婦倆)或一家人搭班,演唱的節目內容又多是關於公子投親、小姐贈金、夫妻團圓等兩口子的故事,兩個“口”字成“呂”字,因此稱呂劇。另一種說法是,呂字系“驢”、“閭”、“縷”的諧音字,故在用文字標明劇種時,寫作呂劇。
呂劇的傳統劇目大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和單中齣戲,如《小姑賢》、《小借年》、《王定保借當》等,這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臺本戲,多根據鼓詞,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解放後創作的《李二嫂改嫁》、《姐妹易嫁》等也有較好的口碑。
解放後,郎鹹芬、林建華、李岱江等名家聲名顯赫。
呂劇曾稱“化妝揚琴”或“揚琴戲”,系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揚琴”(又稱“山東洋琴”)演變而來。
山東揚琴是距今二百餘年前(清代中葉)在山東西南部農村產生的一種說唱藝術。最早是民間的小曲聯唱,始稱“小曲子”。演唱者被稱為“唱小曲子的”,因主要伴奏樂器為揚(洋)琴(亦名“蝴蝶琴”),故稱為“打揚琴”或“唱揚琴”的。1933年揚琴藝人鄧九如到天津電臺播音後,才定名為“山東琴書”。
由曲藝揚琴發展為戲曲,至今還不到一百年。1900年,由廣饒縣譚家村揚琴藝人時殿元、譚秉倫、崔興樂等組成的揚琴班為了爭取觀眾,最先把《王小趕腳》的揚琴指令碼改為化妝演出的指令碼,並進行化妝演出的試驗。他們用紙、布等紮成驢形,加以彩繪,由崔興樂扮演的二姑娘,身綁驢狀,由時殿元扮演的腳伕王小趕驢。演出時雖仍唱著揚琴的唱腔,但因載歌載舞,深受群眾歡迎。藝人們為了把這種演出形式和坐唱揚琴相區別,稱之為“化妝揚琴”。一些群眾,由於看到第一個“化妝揚琴”劇目的表演有驢形,且當時的“化妝揚琴” 又常用毛驢馱著包括驢形的頭部和身子在內的道具,曾隨口把“化妝揚琴”稱作“驢戲”。
“化妝揚琴”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在濟南稱“揚琴戲”(簡稱“琴稱”),在西南稱“上妝揚琴”,在臨邑、濟陽一帶稱“迷戲”,在膠東稱“蹦蹦戲”,在博興被稱作“閭戲”(舊時二十五戶為一閭,閭戲意味著本地戲、家鄉戲),也有稱“縷戲”的(因其主要樂器墜琴的演奏者在演奏墜琴時,經常用手指在琴絃上“縷”上“縷”下)。後來過去唱揚琴的多由“兩口子”(即夫婦倆)或一家人搭班,演唱的節目內容又多是關於公子投親、小姐贈金、夫妻團圓等兩口子的故事,兩個“口”字成“呂”字,因此稱呂劇。另一種說法是,呂字系“驢”、“閭”、“縷”的諧音字,故在用文字標明劇種時,寫作呂劇。
呂劇的傳統劇目大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和單中齣戲,如《小姑賢》、《小借年》、《王定保借當》等,這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臺本戲,多根據鼓詞,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解放後創作的《李二嫂改嫁》、《姐妹易嫁》等也有較好的口碑。
解放後,郎鹹芬、林建華、李岱江等名家聲名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