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才小益達

    1.船隻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和海豚的模仿。

    2.科學家們根據野豬鼻子探測毒素的特殊能力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防毒面具。

    3.火箭利用水母和烏賊的後坐力原理起飛。

    4.透過研究變色龍改變顏色的能力,研究人員為軍隊開發了許多軍用偽裝裝置。

    5.科學家研究了青蛙眼睛,發明了電子青蛙眼睛。

    6.美國空軍透過毒蛇的“熱眼”功能開發了一種微型熱感測器。

    7.人類還利用蛙跳原理設計了蟾蜍夯。

    8.人類模仿警犬高度靈敏的嗅覺,製造出偵探用的“電子警犬”。

    擴充套件知識:

    仿生設計學,亦可稱之為設計仿生學(Design Bionics),它是在仿生學和設計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

    生命、植物等自然形態以其自身的豐富性,向我們展現著無限的美。這種高度感性的美的存在,常被設計師作為借鑑的物件。

    人類在古老的年代似乎就認識到能從自然生態系統中領悟到自身生存、發展、進步的真諦。人類從矇昧時代進入文明時代就是在模仿和適應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回顧中國的古文明史,不難看到人們較早就留下了模仿自然生態的痕跡。

    從公元前三千多年,我們的祖先巢氏模仿鳥類在樹上營巢,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魯班借鑑草葉的齒形邊緣設計的第一把木鋸,從仰韶文化的以魚紋為著的動物形象和動物紋樣為裝飾的半坡彩陶;到現實生活中以各種動物形態為原型的實用器皿,如牛角杯、豬形杯、鷹形壺等。

    外國的文明史上,也有很多仿生的案例:如泰爾從魚背骨和蛇的顎骨的形狀受到啟示發明的鋸子;達芬奇設計的最原始的人類第一架飛行器等等。大量的事例記述了人們對自然生命的外在形態和功能創造性模仿。

    到了現代,由於人口的不斷增加,資源消耗量的不斷增大,加上交通、通訊事業的飛速發展,人類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範圍不斷擴大,資源開發利用突破了區域界限和國界,資源配置向國際化和全球性發展。

    由此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全球性問題:環境破壞、生態失衡、能源枯竭,人類意識到重新認識自然,探討與自然更加與諧的生存方式的高度緊迫感,亦認識到仿生設計學對人類未來發展重要性。特別是在一九六Ο年秋,在美國俄亥俄州召開第一次仿生學討論會,成為仿生學正式誕生之日。

    此後,仿生技術取得飛躍的發展,並獲得廣泛的應用。仿生設計亦隨之獲得突飛猛進發展,一大批仿生設計作品如智慧機器狗和雷達、聲納、人工臟器、自動控制器、自動導航器等等應運而生。

  • 2 # 使用者2990260123338648

    1、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

    2、科學家根據火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3、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衝原理。

    4、透過蝙蝠發明了聲納。

    5、透過鯨魚和海豚發現了船底流線型。

    6、根據螢火蟲發明出生物冷光。

    7、由荷葉所發明出自潔玻璃。

    8、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發明了電子蛙眼。

    9、“複眼”數碼相機的發明受到了昆蟲複眼結構的啟發。

    10、飛機的發明源於對鳥類的研究。

    11、聲吶是運用了海豚的水下回音定位原理髮明的。

    仿生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人們研究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工作的原理,並根據這些原理髮明出新的裝置、工具和科技,創造出適用於生產,學習和生活的先進技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氣零下17度,愛車防凍液零下10度需要更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