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追風箏的人》,故事的起源便是一個阿富汗男孩無法面對由於怯懦所犯的過錯,而選擇了謊言和卑劣,終為自己織就了一生的羅網。人到中年,才選擇了"再次成為好人的路"。小說裡最重要的意象,風箏,既象徵了兄弟情誼,也暗示著勇氣。在風箏放飛的過程中,可能血跡淋漓,但只有最終追到風箏的人,才能獲得平靜和安寧。
對於打算讀這部小說的人,我想提出這樣的忠告:如果你不相信靈魂,不相信人天性裡有一種清潔功能,那還是別讀為好。
誠如作者所言,"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回首前塵,我意識到在過去二十六年裡,自己始終在窺視著那荒蕪的小徑。"
小說主人公阿米爾和僕人之子哈桑從小一起長大,"喝過同樣的乳汁長大的人就是兄弟,這種親情連時間也無法拆散",儘管他們分屬不同的教派,等級地位不同,但種族和社會或者宗教無法抹殺他們一起度過的悠長歲月。純潔善良的哈桑對阿米爾少爺無條件地忠貞,哈桑說出的第一個字是"阿米爾",哈桑說,"為你,千千萬萬遍"。然而阿米爾,出於軟弱,或者說怯懦,在舉行阿富汗傳統的風箏比賽的一個冬天,在哈桑為他去追風箏而被人強暴之時,選擇了沉默。為了掩飾自己的懦弱,為了緩解自己的不安,阿米爾選擇了更殘酷的方式:他誣陷哈桑偷了他的手錶和一些錢,"那是我想要的,要繼續生活,要遺忘,要將過去一筆勾銷,從頭來過。我想要能重新呼吸。"
哈桑走了。但過去永遠是無法一筆勾銷的。
這個國家已經天翻地覆。阿米爾和他的父親逃離戰火中的阿富汗,前往美國。在那裡,阿米爾上大學,擺地攤,結識了深愛的妻子。但過去無法跨越,他在自己的心裡審判了自己的罪行。小說的後半部分便是阿米爾的贖罪之行。他前往闊別已久的阿富汗,尋找哈桑之子。
小說作為一種古老而又高貴的敘事文學傳統,在此和阿米爾的個人淨化融合在一起。某種意義上,文學有如宗教,是關於內心的、個人的和自我意識的。小說開篇便是淨化的開始,它連線著罪行和贖罪。
但,就在我流著眼淚讀這本小說的時候,一絲反感也從心裡冉冉升起。小說的主人公,作家阿米爾從小便顯露了他的寫作天賦,他天生就會表演或偽裝,這一點,在他的回憶裡,滲透在小說的字裡行間。這與哈桑那出於天然的純良品質對照鮮明。在如此美麗,如此令人心碎的小說裡,這種感覺如此真實卻又令人討厭。也許,當一本小說誕生了,它的主人公便有了自己的生命,對此作者本人也無能為力。
《追風箏的人》的故事是由阿米爾來講述的,讀者很容易被他左右而失去了對整部小說的批評意識。哈桑,那個兔唇少年,那個追風箏的人,他純潔、忠貞的心靈在充滿惡行的國度是不能倖免於難的。阿米爾剝奪了他的精神維度,把他變成了單向度的人。這也許是作者本人未曾預料到的,小說人物自己的命運。
當然,這本小說還是非常豐富的。它那明顯的隱喻,父親-阿富汗,它對阿富汗這個特殊國度的悲憫,那種深入骨髓的家國之痛,那種沉靜而緩慢的痛苦描寫,都使這部小說具有了一種動人力量。但要記得,小說本身並不能代替人的淨化,我們從俗世中來,最終還要到靈魂裡去。(莊秋水)
作者: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於喀布林,後隨父親逃往美國。胡賽尼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亞哥醫學系,現居加州執業。《追風箏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說,因書中角色刻畫生動,故事情節震撼感人,出版後大獲好評,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躍居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目前正由夢工廠改拍成電影。
小說《追風箏的人》,故事的起源便是一個阿富汗男孩無法面對由於怯懦所犯的過錯,而選擇了謊言和卑劣,終為自己織就了一生的羅網。人到中年,才選擇了"再次成為好人的路"。小說裡最重要的意象,風箏,既象徵了兄弟情誼,也暗示著勇氣。在風箏放飛的過程中,可能血跡淋漓,但只有最終追到風箏的人,才能獲得平靜和安寧。
對於打算讀這部小說的人,我想提出這樣的忠告:如果你不相信靈魂,不相信人天性裡有一種清潔功能,那還是別讀為好。
誠如作者所言,"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回首前塵,我意識到在過去二十六年裡,自己始終在窺視著那荒蕪的小徑。"
小說主人公阿米爾和僕人之子哈桑從小一起長大,"喝過同樣的乳汁長大的人就是兄弟,這種親情連時間也無法拆散",儘管他們分屬不同的教派,等級地位不同,但種族和社會或者宗教無法抹殺他們一起度過的悠長歲月。純潔善良的哈桑對阿米爾少爺無條件地忠貞,哈桑說出的第一個字是"阿米爾",哈桑說,"為你,千千萬萬遍"。然而阿米爾,出於軟弱,或者說怯懦,在舉行阿富汗傳統的風箏比賽的一個冬天,在哈桑為他去追風箏而被人強暴之時,選擇了沉默。為了掩飾自己的懦弱,為了緩解自己的不安,阿米爾選擇了更殘酷的方式:他誣陷哈桑偷了他的手錶和一些錢,"那是我想要的,要繼續生活,要遺忘,要將過去一筆勾銷,從頭來過。我想要能重新呼吸。"
哈桑走了。但過去永遠是無法一筆勾銷的。
這個國家已經天翻地覆。阿米爾和他的父親逃離戰火中的阿富汗,前往美國。在那裡,阿米爾上大學,擺地攤,結識了深愛的妻子。但過去無法跨越,他在自己的心裡審判了自己的罪行。小說的後半部分便是阿米爾的贖罪之行。他前往闊別已久的阿富汗,尋找哈桑之子。
小說作為一種古老而又高貴的敘事文學傳統,在此和阿米爾的個人淨化融合在一起。某種意義上,文學有如宗教,是關於內心的、個人的和自我意識的。小說開篇便是淨化的開始,它連線著罪行和贖罪。
但,就在我流著眼淚讀這本小說的時候,一絲反感也從心裡冉冉升起。小說的主人公,作家阿米爾從小便顯露了他的寫作天賦,他天生就會表演或偽裝,這一點,在他的回憶裡,滲透在小說的字裡行間。這與哈桑那出於天然的純良品質對照鮮明。在如此美麗,如此令人心碎的小說裡,這種感覺如此真實卻又令人討厭。也許,當一本小說誕生了,它的主人公便有了自己的生命,對此作者本人也無能為力。
《追風箏的人》的故事是由阿米爾來講述的,讀者很容易被他左右而失去了對整部小說的批評意識。哈桑,那個兔唇少年,那個追風箏的人,他純潔、忠貞的心靈在充滿惡行的國度是不能倖免於難的。阿米爾剝奪了他的精神維度,把他變成了單向度的人。這也許是作者本人未曾預料到的,小說人物自己的命運。
當然,這本小說還是非常豐富的。它那明顯的隱喻,父親-阿富汗,它對阿富汗這個特殊國度的悲憫,那種深入骨髓的家國之痛,那種沉靜而緩慢的痛苦描寫,都使這部小說具有了一種動人力量。但要記得,小說本身並不能代替人的淨化,我們從俗世中來,最終還要到靈魂裡去。(莊秋水)
作者: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於喀布林,後隨父親逃往美國。胡賽尼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亞哥醫學系,現居加州執業。《追風箏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說,因書中角色刻畫生動,故事情節震撼感人,出版後大獲好評,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躍居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目前正由夢工廠改拍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