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屁民兼菸民
-
2 # 魑魅涅磐
我們大家知道核武器作為當今殺傷力最強的戰略武器,主要發展為“三位一體核打擊”建設,其中就包括有陸基地下發射井、陸基車載移動發射、空基戰略轟炸機投射、海基戰略核潛艇這幾大類型的發射方式。其實現實中除了這幾類發射方式外,還有一些不太主流的戰略核導彈發射方式出現過,比如在冷戰時期,蘇聯為了保障其戰略核反擊力量的生存率,將其最強的SS-24“手術刀”洲際核導彈從之前的地下發射井搬遷到陸基火車上。因為相比陸基地下導彈發射井不能移動、且容易被敵方衛星發現併成為首批戰略核打擊目標外搭載在火車上的洲際導彈幾乎可以行使在蘇聯任何一片具有鐵路的地區,可以說這種移動發射方式極大的提升了蘇聯戰略核打擊力量的生存率。為了容納體積超大的SS-24洲際導彈,為此還特意定製了一個外觀和普通火車車廂一樣的專用發射平臺,該發射平臺主要由導彈發射車廂、控制車廂、指揮車廂、通訊車廂和供電車廂五大模組組成。平時導彈提前裝載在火車車廂內,火車停靠在專用的某段鐵軌上。如果接到發射命令後,整節車廂會被拖拽到制定的發射點,導彈發射車廂蓋開啟、導彈發射筒起豎完成後,洲際核導彈在冷彈射裝置的主推下從導彈發射筒彈出,並在空中完成點火併飛向預定打擊目標。當然除了陸基這種很隱蔽的發射方式外,蘇聯人也曾計劃在民用集裝箱船上改裝洲際導彈發射裝置,導彈還是和鐵路發射相似,直接將導彈整合在標準的民用集裝箱內,這樣可以隨意搭載在任意民船上,且不會被敵方衛星發現,可以說蘇聯是想要藉助越來越多、且不受航行限制的民船來擴充蘇聯在全球的戰略打擊能力。不過相比陸基鐵路發射真的進行了幾十年的戰略戰備值班而言,這種想要搭載在民船上的“集裝箱型戰略導彈最終只出現在圖紙上”過。因為洲際導彈不光要解決發射平臺的問題,對於這種可移動的發射平臺而言,雖然隨機移動可以增強其戰略生存性,但是在關鍵的制導、指揮模組上卻存在很大問題。比如戰略核潛艇在發射核導彈之前,地面的指揮中心會透過大型陸基長波雷達或者專用的潛艇中繼指揮機實現指揮和資訊中繼功能。但是對於民用船舶而言,在一艘船舶上整合導彈發射裝備和指揮通訊系統顯然會被敵方發現並識破,也就喪失了隱蔽性。同時真的到核戰來臨的時候,正常情況下海上哪還會有民用船舶繼續航行呢?所以基於此該計劃也就只停留在圖紙上而不了了之。不過俄羅斯在新世紀初期,為了增強其海上突防戰術打擊能力,曾計劃將其最新的海陸空通用的“俱樂部”反艦巡航導彈也整合在標準的民用集裝箱內,用以增強其海上突防打擊能力,而且這種戰術導彈只需要簡易的通訊指揮制導系統即可,所以讓俱樂部導彈上船也就成為了可能。不過受限於導彈出口條約限制等原因,雖然俄羅斯還曾真正進行過這種模式的發射試驗,不過後面沒有買家同樣也是不了了之了。
回覆列表
有啊,蘇聯人就這樣幹過,準備在自家貨船上門裝導彈發射筒,外面看起來就和貨櫃一樣,可是問題來了,彈道導彈使用不僅要有固定的巡邏路線,還要有中繼制導,貨船提供不了,加之提供中繼制導的大型飛機和衛星容易被敵方偵測到,因此就喪失了貨船安裝彈道導彈的隱蔽性,所以這樣搞沒有任何意義(甚至不如彈道導彈核潛艇),不過目前漂亮國對裝彈道導彈在自家的朱姆艦也有點想法(雖然也還是不如自家的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俄華人反倒透過簡化貨船的彈道導彈發射筒,改出了小型的戰術導彈發射裝置,具備了很強的對地打擊實用價值,然並卵,國際上軍售導彈射程不得超過300km,所以這套裝備到目前為止還未出口過。(俄軍看不上這種偷襲的貨色,難道中程導彈發射車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