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①無邊光景一時新。②等閒識得東風面,③萬紫千紅總是春。④註釋①勝日:良辰。尋芳:遊春踏青之意。泗水:古水名,在今山東。春秋時孔子在泗水北岸講學授徒。朱熹並未到過泗水。詩人在這裡以泗水指代孔學,也泛指聖賢之學。②無邊:無窮或無限。③等閒:尋常、隨意。此句意謂在尋常的環境裡,終於領略到東風的真面目,即聖賢之真蘊。④“萬紫”句:指洞房浩蕩,景物煥然。萬紫千紅的景緻,皆是春光點染而成。背景據香港劉述先教授查證,此詩及《春日偶成》、《觀書有感》均作於紹興三十一年(1161)辛巳。又《大同集》將此詩題作《和胡先生尋芳》,似為和胡籍溪而作,籍溪卒於紹興三十二年,故此詩當作於此前。此時朱熹經延平李先生指點,完成了逃禪歸儒的過程,學術思想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自感心胸開闊。又說,朱熹有一天在午睡,夢見自己親自到泗水之濱朝拜孔子,醒來後僅是南柯一夢。現在泗水還在金兵的鐵蹄蹂躪之下,要圓此夢,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故欣然命筆寫下了這首詩,以寄託自己的思愁。淺析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哲理詩。它借景喻情,深入淺出地闡明“聖賢之道,化育萬物”的哲理。首句用“勝日尋芳”四字,點明時間和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尋芳”所記。第二句迭進一層,“無邊光景一時新”,可說是對首句“尋芳”的註腳,暗喻孔孟聖學廣大精微,奧妙無窮,引人入勝。第三句用“識得東風面”轉為議論抒情,暗指悟得孔孟聖學之真蘊。“識”字是“尋”字的結果,是因“尋”而“識”。末句對春天寫得生機勃勃,絢麗多姿,實則暗喻一旦把握聖賢之學要領,則心地名徹通暢,豁然開朗。詩人精心用詞造句,寫得生動流麗,寓哲理於生動形象的比喻之中,讀後,只覺春光滿眼,好象身遊其間,反而不覺得是在說理,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故為後世所傳誦,並被列入《千家詩》的第二首。
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①無邊光景一時新。②等閒識得東風面,③萬紫千紅總是春。④註釋①勝日:良辰。尋芳:遊春踏青之意。泗水:古水名,在今山東。春秋時孔子在泗水北岸講學授徒。朱熹並未到過泗水。詩人在這裡以泗水指代孔學,也泛指聖賢之學。②無邊:無窮或無限。③等閒:尋常、隨意。此句意謂在尋常的環境裡,終於領略到東風的真面目,即聖賢之真蘊。④“萬紫”句:指洞房浩蕩,景物煥然。萬紫千紅的景緻,皆是春光點染而成。背景據香港劉述先教授查證,此詩及《春日偶成》、《觀書有感》均作於紹興三十一年(1161)辛巳。又《大同集》將此詩題作《和胡先生尋芳》,似為和胡籍溪而作,籍溪卒於紹興三十二年,故此詩當作於此前。此時朱熹經延平李先生指點,完成了逃禪歸儒的過程,學術思想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自感心胸開闊。又說,朱熹有一天在午睡,夢見自己親自到泗水之濱朝拜孔子,醒來後僅是南柯一夢。現在泗水還在金兵的鐵蹄蹂躪之下,要圓此夢,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故欣然命筆寫下了這首詩,以寄託自己的思愁。淺析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哲理詩。它借景喻情,深入淺出地闡明“聖賢之道,化育萬物”的哲理。首句用“勝日尋芳”四字,點明時間和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尋芳”所記。第二句迭進一層,“無邊光景一時新”,可說是對首句“尋芳”的註腳,暗喻孔孟聖學廣大精微,奧妙無窮,引人入勝。第三句用“識得東風面”轉為議論抒情,暗指悟得孔孟聖學之真蘊。“識”字是“尋”字的結果,是因“尋”而“識”。末句對春天寫得生機勃勃,絢麗多姿,實則暗喻一旦把握聖賢之學要領,則心地名徹通暢,豁然開朗。詩人精心用詞造句,寫得生動流麗,寓哲理於生動形象的比喻之中,讀後,只覺春光滿眼,好象身遊其間,反而不覺得是在說理,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故為後世所傳誦,並被列入《千家詩》的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