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挖啥呢

    這些年來,因為影視等藝術形式對戲劇的強烈衝擊,再次有人討論起戲劇的境遇問題,乃至戲劇會不會消亡這個問題。這種情況就彷彿當年攝影術出現後,有人擔心過美術的前途一樣。事實當然是美術沒有死,但它也從“畫得像”,擴充套件到了更多元的樣貌。戲劇呢?戲劇已經經歷過從“演得像”到多元樣貌的階段,此時我們再談戲劇的生存,是在談什麼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戲劇的主體性問題,即戲劇的本質是什麼?戲劇獨立產生、存在的原因是什麼?進而,戲劇為什麼要繼續存在?戲劇的定義,千差萬別,筆者以為最重要的三個元素,分別是在場性、行為和觀演關係。觀演關係是普遍於各種藝術形式的,也是前兩者派生出的,那麼最關鍵的就是在場性和行為。也就是說,戲劇要想繼續存在,就必須要把握住在場性和行為這兩個點。

    我們說人為什麼要看戲劇,古往今來理由很多,但這些理由以後都逐漸為其他藝術和技術門類所取代,比如說故事,現在我們可以看電影;奇觀感、造夢感甚至身臨其境感,現在vr技術也可以實現;形式上的創造性,當代藝術也有過之無不及……戲劇的價值是什麼?我想就必須要在在場性和行為這兩點上下功夫,即戲劇是唯一強調在場行為的藝術。我們人類肉體凡胎,要看(美術)要聽(音樂),另外還要感受,感受空間,感受氣氛,感受行為……只要人還保留著肉體,沒有成為電腦中的一串字元,我們對在場行為的需求就會一直存在,在我看來戲劇也就不會消亡(但也許會萎縮?這我就說不好了)。

    所以我覺得戲劇的未來,在於帶給觀眾最難忘的在場體驗,在於探索人類在場行為的極限。當然,戲劇的形式很多,就像有了攝像術後,現實主義的繪畫也不是不能畫了。這裡談到的,是戲劇的最後一層防線。這些年流行的沉浸式戲劇、互動式戲劇、整體戲劇、感官戲劇……在我看來,就是在往戲劇的這層底線、這一終極目標發起登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病去三甲醫院好還是去專科醫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