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崑崙老師
-
2 # 開單行善
此師非彼師
首先要聯絡這句話的背景年代來理解,裡面的師跟現在意義上的師是不一樣的。以前拜師要行大禮,籤契約的,而且還不是誰都能有這個機會的。一旦行了大禮,簽了契約,要嚴格按照“天地君親師”的禮節尊重老師,聽命於老師。而今的老師,跟以前的老師是沒法比的。
其次,師者的職責也有不同。以前老師要對學生負責,教學生技藝,更教學生為人。而今的老師,課堂教育分段教學,老師各管一攤,走過路過就算教過了。
所以,這句話放在以前就是對的,放在當今就不一定了。
-
3 # 111平和111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說說可以,要當真,真心不行。要在從前的從前或許行,那個時候,拜上一個老師,要學幾年,甚至好多年,或許這輩子的學習生涯就這麼一個老師,頂多幾個老師。生我者父母,教我者老師。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給自己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本領,論功德,或許高於父母。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現在,教育模式變了,教育觀念也變了,現在,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不知要遇到多少老師,幾十,幾百都有可能,那得多少師父啊!據專家說,教育成了服務性行業,教師花著納稅人的錢,學生就是老師的上帝,教好了理所當然,而且部分家長認為不是老師教得好,而是自己的孩子聰明,和老師的教關係不大。要是教不好就千夫所指,丟掉飯碗都是有可能的,這樣的環境下,還好意思¨終生為父¨嗎!
-
4 # 老然侃車888
在師道尊嚴的封建禮教社會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話可以說是絕對權威的,孔子所帶三千弟子,七十二賢生,個個都把孔子當作父親一樣供奉著。他們孝敬孔老先生的故事,比比皆是,流偉千古。而當今社會里,講究的是人人平等,作為為人師表的教師,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在時刻影響著學生,所以大多數學生還是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師的,但也有極少數學生對老師的嚴格要求看不觀,甚至還有報復老師的現象不時出現,這在古代會被定為大逆不道,要誅不九族的。前段時間網上炒得很兇的常某打老師的案件,在強大的民憤壓力下,終於以判刑一年半而塵埃落定。這一事件充分說明當今社會尊師還真是做得不夠好啊。必須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來保障社會對教師的尊重。
-
5 # 汝少爺肉盒
從字面上講,把老師比作父親,說明了老師對 學生的重要性,父親者,對孩子,其一真心愛護其二,將所學傾囊相授。所以把老師比較父親,也是為了表達對老師無比的尊敬!
現今社會,老師的作用與古時不同!現在稱之為教師,就像美容師,或者理髮師那樣,只是一份工作,學生就像客戶一樣如匆匆過客,相處時間段,一對多,感情投入自然不多,所以自然學生對老師少了那種深深地尊敬,上了20年學,能記住的或者保持聯絡的老師屈指可數,老師面對的學生太多,也不會去聯絡學生,自然感情變淡!
所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現在是不正確的!但是這句話要強調的並不是成語本身,而是希望人們能夠感恩!就像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句話一樣,沒有人希望你湧泉相報,只是希望你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回覆列表
這句話在古代是正確的,在現代就不太合適。古代的老師不僅要教孩子科學文化知識,更要教導的是孩子為人處世的智慧和哲學。老師猶如學生的父親,學生猶如老師的孩子。那麼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可以理解了。現代社會的教育體制當中,老師教導的只有孩子的科學文化知識部分,可以教導孩子的思想,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所以今天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就不太合適了。但不可否認,今天我們的教師隊伍中仍然有一批優秀的老師,不單教導孩子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是學生一生追求的精神楷模。這樣講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