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ING3857

    肯定會,剛看到一大學教授從《流浪地球》裡找到69處不符合科學設定的地方,其實一個文學教授也能從科普片裡找到病句,科幻就是科幻,又不是科普,達不到別人的高度只會噴!

  • 2 # 高曉蔚

    降維打擊是一種戰略,用提高自身優勢的方法來使敵方對我方的所有威脅和殺手鐧都失效。比如流浪地球的電影,其他影片可以相互威脅票房,相互追趕。但對流浪地球看不到,也摸不到,就可以視其為高緯度。是不能憑藉追趕和堅持能達到的。

  • 3 # 行止將將

    在科幻故事裡糾結對錯,或者是不是合理的問題,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科幻的目的在於創造精彩的故事,而不是述說合理的科學。它是想象力的藝術,不是科學的準確表達。

  • 4 # 如是本真62095337

    縱觀人類科學發展史,科學就是不斷證明是錯了的過程。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我們都是陰溝裡的蟲子,總要有人仰望星空。

  • 5 # hipparchus

    大劉有一句說的沒錯,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有可能對於神級文明來說,修改規律也不是很難的事兒呢

  • 6 # 海闊天空詩酒花

    必然的啊。題主沒看到現在批評《流浪地球》有違科學的聲音已經很多了嗎?《三體》系列還沒搬上大銀幕,但是對這部書進行批評的聲音也一直不絕於耳,可以想象,當這部書真的變成傳播力更加廣泛的電影時,批評其內容“不科學”的聲音將會更加甚囂塵上。畢竟,有的人就喜歡用不懂裝懂或者用眾人皆醒我獨醉的姿態來刷存在感。

    平心而論,《流浪地球》也好,《三體》系列也罷,當中的科學硬傷確實不少,就連作者本人也不否認。但這是科幻作品啊!科幻不等於科普,更不等於科學,科幻作品如果缺少了天馬行空的幻想,那還有什麼看頭?想象力是創新的源頭,沒有科學幻想,哪來的科學發展?

    《三體》系列最讓人折服的就是超出常人的恢弘想象。只是在我們的文化背景下,想象力是一種稀缺資源,有的人不但自己沒有想象力,還理解不了別人的想象力。對他們來說,文藝作品沒有科幻這個類別,只有寫實與虛構,科幻跟魔幻、玄幻是一碼事,甚至可以說跟神話是一碼事。讓他們去看一部科幻作品,十有八九是會直接下個“胡說八道”的結論的。當然,還有另外一類人,屬於揣著明白裝糊塗,這裡就不討論了。

    事實上,真正的科學家都清楚科幻的價值。比如現在對於大熱的《流浪地球》的討論,我就看過徐穎、張雙南等科學家表示片中的科學硬傷並不影響整體的科幻設定,一句話就是瑕不掩瑜。導演郭帆也表示,影片拍攝前曾經徵求科學家的意見,有些科學家就從科學角度提出流浪地球計劃的不可行,待導演解釋了科幻片的意義之後,這些科學家的態度就轉變了。

    相反,不懂科學的人才會特別固執。他們分不清科幻、科普、科學、公理、定理、假說等等各種概念的區別,也不知道科學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研究中的前沿科學,同樣帶有主觀的成分。比如最近有教授提出《流浪地球》的69個科學硬傷,我覺得就是鑽了牛角尖了。照這種方法較勁,不僅僅是大劉的作品,傳統套路的美式科幻同樣經不起任何推敲。

    個人認為,科幻作品中提出的設定,只要跟現有公認的科學定論沒有衝突的地方,不屬於用現有的科學理論就可以劃入“偽科學”的地方,那麼就是合理的。科幻作品中的“科學”內容應該是未來的科學設想,是否正確,要留待未來的科學去驗證。題主說的《三體》系列,屬於公認的硬科幻,它和《流浪地球》的很大不同,就是裡面的很多設想都有詳細的理論解釋和推導。所以,樂觀一點看,就算將來拍成電影必然會有人挑刺,原著也有足夠多的內容進行相應的辨析。

    參見之前的相關問答:

    《為什麼有些<三體>讀者堅信黑暗森林法則是宇宙的真理?有何科學依據?》

    《新浪財經評價<流浪地球>“不及格”,你怎麼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自達的HCCI發動機是什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