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環球火力

    鄭和的艦隊規模更大。

    鄭和的艦隊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鄭成功的水師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

    鄭和原姓馬,回族人,小名三寶,又作三保,雲南昆陽寶山鄉知代村人,明成祖賜姓鄭,故稱鄭和。中國明代偉大的Nautilus、外交家、宦官及武術家。

    鄭和奉明成祖之命開始他的七次遠航,歷時二十八年,訪問了三十多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史稱“鄭和下西洋”,總航程達七萬多海里,足繞地球三週有餘。

    位於馬六甲市的鄭和像

    其航程之遠及船隊規模之大,為歷史罕見,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了近一個世紀。

    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相互瞭解。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

    到1433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世。

    鄭和艦隊下西洋的路線

    鄭成功,原名鄭森,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為南明政權的將領。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

    鄭成功生於平戶,六歲時回到閩南故鄉,及長被送往金陵求學,成為監生。後繼承發展父業,曾壟斷福建和東洋的貿易,凡福建商船出海均需向鄭氏納稅,因此與荷蘭人的遠東利益衝突。

    鄭成功畫像

    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

    1661年率軍約2萬5千人自金門料羅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的駐軍,開啟南明延平郡王在臺灣澎湖的統治,但不久即病死。

    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臺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 2 # 大意覺迷

    鄭和艦隊與鄭成功水師的功能有所差異,同時又相距兩百餘年,科技水平上也存在一些差異。主要的問題在於,鄭和艦隊雖然也帶有遠征功能,但對於戰爭的需求並非首要,主要是能夠平穩航行即可。主船(寶船)的規模可能偏大。按照史書記錄,最大的寶船長44丈,寬18丈,設有9桅12帆。但如此規模和長寬比的船隻,在明初的技術條件下恐怕難以建造出來,所以歷來受到學術界的懷疑。根據南京下關靜海寺牆壁殘存的碑文分析,寶船的規格似乎應該相當於二千料船,長十餘丈,寬三丈左右。寶船這麼大還是有可能的。如此大小的寶船在鄭和船隊裡大概62艘。整個船隊的大小船舶約200。隨行人員27800餘人。

    而鄭成功水師的戰爭功能就有所加強,大船上往往配備火炮,這種船在當時有個專有名詞叫做“大熕船”,根據荷蘭方面的資料,大熕船的規格與荷蘭主力艦船大小相當。荷蘭主力艦船“七省”號船首尾長46.14米,最大寬度12.14米,底倉高41.75米,裝備80門銅炮。換算成中國的丈,規格與前面所說的二千料船差不多。如此看來,鄭成功水師中常規的大戰船與大熕船應該也是相近的大小,可能具體資料有所出入。鄭氏水師強盛之時,大概有大熕船和大戰船80餘艘,再加上其他大型艦船能有148艘左右。再算上其他型別船隻大概有290餘艘。

    如果我們在不考慮鄭和艦隊中那尚未正式的超級大寶船的存在,假設寶船都是二千料船級別的船隻,顯然鄭成功水師的大型戰船數是超過鄭和艦隊的,而且其武裝配置也遠遠超過鄭和船隊。對比來看,我認為鄭成功的水師規模更加龐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腸胃不好的人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