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二郎的街邊歷史

    1941年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共集結153個師(另有僕從國的37個師)突然向蘇聯發動全面進攻,因戰爭初期斯大林的戰略錯誤(還有大清洗運動蘇軍大批優秀的有經驗將領喪生)和德軍的突襲,蘇聯節節敗退,雖然後來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莫斯科保衛戰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和巨大的傷亡。近代歐洲戰爭以至一戰和二戰,原因很多,但不可不可提自宗教改革以來西方民族主義的過度膨脹,西方各民族對其他之種族(民族)的傲慢和偏見被狂魔所利用,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瞭解了這些我們就能很好的理解當初斯大林的工業化道路,沒吃沒喝也要有坦克大炮和我們毛主席當初對原子彈的極度渴望以及錢學森等人的價值所在。

    至於所謂的“拿人命填出來的勝利如何看待?”雖我們古有韓信胯下之辱,張良有拾履之羞,司馬懿揮一劍而磨十年的典故。但是大敵當前,敵強我弱,與其說是拿人命填出來的勝利,還不如說是用命拼出來的家園。有時候站著死比跪著生更有意義,不是嗎?

    前人之事,後人之師,我們要避免重蹈歷史之覆轍,則人類甚幸也!

  • 2 # 島主說事

    首先,這個命題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蘇德戰爭,蘇聯傷亡人數達到2000多萬,僅戰場犧牲軍人就高達500多萬,蘇聯是二戰期間傷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應該說,蘇聯並不想拿人民生命作賭注,損失這麼多人也是出乎意料的。但傷亡人數多少並不能作為取得勝利的說辭,蘇聯取得蘇德戰爭的勝利,是整個反法西斯戰線共同的勝利。

    其次,蘇軍打的是一場衛國戰爭。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發表演講,莊嚴宣告蘇聯每個軍民都要做好反擊德軍閃擊戰的準備,在德軍侵略者到來之前,要做到堅壁清野,不給德軍留下一點有用的東西。因此,在德軍閃擊戰開始,由於蘇軍和斯大林對德軍入侵準備不足,造成蘇聯軍民遭到重大損失。

    但是,在隨後的莫斯科戰役中,蘇聯軍民發揮不怕死不怕苦的革命精神,打敗了德軍閃擊戰不可戰勝的神話,雖然蘇聯的傷亡遠比德國要高,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樹立了蘇聯軍的信心,也使盟軍對戰勝軸心國有了底氣。

    再次,蘇聯軍民的犧牲,一部分是德軍閃擊戰帶來的,一部分是蘇軍保衛家園付出的代價。誰也不希望戰火燒到家門口,誰也不希望妻離子散,但面臨德軍的入侵,蘇聯沒有退路。

    二戰蘇德戰爭,既是兩條意識戰線的鬥爭,也是蘇德爭奪生存空間的你死我活的鬥爭。在這場戰鬥中,面對德軍的裝甲快速打擊,蘇軍在防禦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傷亡比例肯定要大一些。另外,在德軍武器裝備和士兵素質相對佔優的情況下,蘇軍惟有拚死一搏才能獲得一線生機。

    對於蘇聯來說,取得蘇德戰爭的勝利,打破罈罈罐罐重建家園是必須的過程。在武器裝備不佔優,在戰術理論相對落後的情況下,蘇軍如果再沒有一點兵力和國防潛力的優勢,一旦德國巴巴羅薩計劃得逞,恐怕損失還要比這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韓語中主格助詞和補助詞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