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天聽健康
-
2 # 坤坤陪我瘦
有沒有這種現象:明明肚子很餓,但就吃不下東西 或者是一開始吃了就一直在吃,撐了都停不下來,就總感覺像是餓了一樣。
造成這樣不正常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
正常的體質是什麼樣的流程: 如果你的飲食均衡-->那麼你的激素分泌得剛剛好-->那麼你的大腦所接收的資訊就非常準確-->食量就會剛剛好-->飽了就會放碗。
反之則為不正常的流程
飲食不規律均衡-->激素分泌忽大忽小-->大腦就接收不到正確的資訊-->食量就忽大忽小,表現為要麼一吃就停不下來,要麼明明很餓,卻吃不下東西
這個激素分泌到底是什麼東西? 叫做瘦體素,瘦體素就是幫助我們掌管事食量的激素。
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傳令兵 它能檢測到你攝入的能量,然後向你的身體通風報信。 我能把你的能量想象成一個倉庫或者水池,當你的能量池子溢滿的時候,表示脂肪儲存夠了,那麼這個瘦體素傳令兵就會向你的腦子下達指令,不要再吃了。這個時候我們自然食慾就會減少。
反之它會下達命令,快吃快吃,那麼我們人就會覺得飢餓,就想要吃東西。
問題又來了,這個瘦體素傳令兵是怎麼知道我們的能量已經足夠了呢?
這裡我們就要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也是我們很多人肥胖的元兇,那就是過量的糖 (這個糖不僅僅指我們在超市商店裡買的那種,包括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包括水果都能在人體內合成糖)
在我們體內看管糖的激素叫做胰島素, 我們攝入過多的糖,血糖就會上升,胰島素就會跟著上升。 胰島素上升,瘦體素也會跟著上升。 如果我們平時飲食不均衡,吃能化成糖的食物很隨意,伴隨著量很大的時候,血糖上升速度就會很快,胰島素的職責就是掌管著糖,一看,哇,來了這麼多貨,我得多叫點幫手出來。結果就是胰島素大量釋出,不停的把糖合成脂肪,人多力量大,一會功夫糖就被合成完了,血糖很快的掉下來了。 這樣過高和過低,就好似在你身體裡面坐過山車,形成了震盪
這樣不規則的飲食,造成了每一餐都會衝擊血糖,胰島素要幹活啊,大量的胰島素不停的幹活也會累的。累了工資又不加,乾脆罷工了。 而瘦體素是跟著胰島素混的,他一看,胰島素都罷工了,那我瘦體素也該歇一歇了。 就這樣,就沒有傳令兵及時的去傳送資訊給大腦了。 大腦接不到瘦體素的資訊,就變成了,餓了也不想吃,或者飽了也停不下來的尷尬境地。
回覆列表
人體是非常精密的生物體,各種機能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絡,並非是單一的。比如人的飢餓感簡單地說常透過兩條途徑來表達。
一是空腹感與飽腹感,當胃中的食物被排空後,就會給大腦中樞傳遞一個該進食的訊號,且隨著空腹時間的延長,這種訊號會越來越強烈。在進食後,立即會告訴大腦:“已經開始進食了,馬上就不餓了”;當胃容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又會給大腦中樞傳遞訊號說:“胃裡已經裝滿了,應當停止進食了”,不然就成了人常說的不知飢飽了。
二是血糖調節的機制,食物在胃中被消化成食糜而排入小腸,這些食糜經2個小時左右被完全排進小腸。小腸對食糜中的營養物質不斷進行吸收,使血糖升高,升高的血糖會傳遞給大腦說:“該讓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來調節血糖了”。由於大腦中樞對血糖特別敏感,所以只要有血糖開始吸收,飢餓感就會消失。
這兩條途徑總是在密切合作,調節著人體進食的慾望,比如說長時間沒進食,胃裡空了會感覺到餓,此時低下來的血糖立即會告訴大腦需要補救了,於是身體就調整貯存的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來升高血糖,於是就出現了人們常說的“餓過勁了反而不餓了”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