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絲絛”是對楊柳曼長披拂枝條的描寫。“綠絲絛”出自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的名篇《詠柳/柳枝詞》原文: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此詞的譯義如下: 如同碧玉裝扮成的高高的柳樹,長長的柳條柔嫩輕盈,像千萬條綠色的絲帶低垂著,在春風中婆娑起舞。這一片片纖細柔美的柳葉,是誰精心裁剪出來的呢?就是這早春二月的風,溫暖和煦,恰似神奇靈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絲絲柳葉,裝點出錦繡大地。 《詠柳/柳枝詞》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緻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作者先自問:“不知細葉誰裁出?”,接著又自答:“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此詞就是透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楊柳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首詩詞中,作者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但別出新意,舊曲翻新。“萬條垂下綠絲絛”,將千條萬縷的垂絲,信手變化為的裙帶。似乎使人看到婷婷嫋嫋風姿的美人纖腰在風中款擺。將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寫得鮮活。關於“綠絲絛”,其中還有個典故。《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裡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讀者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裡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徵,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幹,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襬上的絲帶。在這裡,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彷彿沒有什麼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附該詞詞句註釋:{1}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此詩描寫的是垂柳。{2}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的顏色如碧綠色的玉。{3}妝成:裝飾,打扮。{4}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5}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干部分。{7}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時節。{8}似:好像,如同,似乎。
“綠絲絛”是對楊柳曼長披拂枝條的描寫。“綠絲絛”出自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的名篇《詠柳/柳枝詞》原文: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此詞的譯義如下: 如同碧玉裝扮成的高高的柳樹,長長的柳條柔嫩輕盈,像千萬條綠色的絲帶低垂著,在春風中婆娑起舞。這一片片纖細柔美的柳葉,是誰精心裁剪出來的呢?就是這早春二月的風,溫暖和煦,恰似神奇靈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絲絲柳葉,裝點出錦繡大地。 《詠柳/柳枝詞》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緻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作者先自問:“不知細葉誰裁出?”,接著又自答:“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此詞就是透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楊柳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首詩詞中,作者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但別出新意,舊曲翻新。“萬條垂下綠絲絛”,將千條萬縷的垂絲,信手變化為的裙帶。似乎使人看到婷婷嫋嫋風姿的美人纖腰在風中款擺。將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寫得鮮活。關於“綠絲絛”,其中還有個典故。《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裡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讀者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裡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徵,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幹,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襬上的絲帶。在這裡,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彷彿沒有什麼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附該詞詞句註釋:{1}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此詩描寫的是垂柳。{2}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的顏色如碧綠色的玉。{3}妝成:裝飾,打扮。{4}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5}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干部分。{7}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時節。{8}似:好像,如同,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