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能的
有個女生問我:我是個學生,宿舍無法烹調雜糧,想在超市裡買些五穀雜糧粉來吃,但看到有位醫生在網上說:吃雜糧粉不能養生,還有害健康,嚇得不敢買了。真的麼?
我問:醫生到底說什麼啦?
“
五穀雜糧粉對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對身體不利。無論有沒有糖尿病,都不建議多吃。內分泌病房一聽患者吃雜糧粉就一個頭兩個大。一句話,吃雜糧不過是因為希望吸收慢一點,打成粉這樣增加吸收的事情,真是得不償失。
還有一位中年女士問:我吃雜糧粉好幾個月了, 早上和晚上都衝一大碗粉當主食,替代以前的一碗白米飯。感覺好像是瘦了點,但是怎麼覺得中午沒到午飯的時候就有點 心慌腿軟,是不是發生低血糖了啊?這和雜糧粉有關係麼?
是不是所有人都不能吃雜糧粉呢?其實問這個問題的人真不在少數,我回答過好幾十次了。在我看來,不是能不能吃的問題,而是該怎麼吃的問題。
幾年前,在雜糧粉剛開始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就注意到這類產品,然後開始做血糖實驗,當然,我是在健康人當中做的,因為食物GI值本來就是按健康人的血糖反應來計算的。
從理論上來說,
澱粉類食物的顆粒越細碎,質地越柔軟,加熱糊化越徹底,它的消化速度就越快。消化速度快,則吸收速度也會快,短時間內大量被吸收的葡萄糖湧進血管當中,就會造成血糖的快速上升。
按照實驗結果,
焙烤打粉確實會使同一食材的血糖指數加大,血糖峰值升高。比如說, 紅小豆和燕麥在常壓煮熟後的血糖指數分別只有25和61,而在焙烤打粉並沸水衝糊之後,可以分別上升到75和82(董洋等,2016)。
所以,對於患有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的人來說,
最好還是直接吃整粒煮熟的各種雜糧。而且一定要記得,即便是常壓整粒烹調,浸泡時間越長,烹調時間越長,血糖反應就越高。比如說,用壓力鍋來烹調雜糧時,保壓15分鐘和保壓25分鐘的效果就很不一樣。 保留一點咀嚼感的烹調方式,對控制血糖的效果會更好些,一味追求軟爛好消化,自然血糖反應就會高一些。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
吃雜糧的意義並不全是降低血糖,還有補充營養的目的。雜糧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含量幾倍於白米,甚至有些指標高出十幾倍。所以,即便雜糧糊糊的血糖指數和白米飯一樣高達80以上,也同樣值得吃。
特別是對於那些節食減肥的女生來說,主食的量通常都比較少。正常的一餐吃主食約乾重100克,但減肥的時候很可能就只吃50克。如果選擇吃五穀粉50克,肯定比吃50克大米煮的半碗飯得到的營養素含量高。
同時,
因為五穀雜糧粉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衝糊之後體積很大,其飽腹感也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和吃半碗白米飯相比,吃一大碗雜糧糊糊(50克雜糧粉衝糊之後體積約為400毫升)雖然乾貨差不多,熱量很接近,但顯得更容易飽,也不那麼容易餓。
所以說,對於沒有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但需要減少食量的 減肥者來說,焙烤後打粉的五穀雜糧仍然是一個好的選擇。
同時,雜糧粉的方便性也是一個吸引力。
對於那些宿舍不讓使用電器的學生來說,沒法用電飯鍋、電壓力鍋等來做雜糧飯和雜糧粥,吃可以用熱水衝調的雜糧糊糊就很方便,能讓她們輕鬆得到雜糧中的營養素,特別是作為加餐和夜宵很方便。 同時,對需要加餐的上班族來說,工作時間感覺飢餓,衝幾勺雜糧糊糊,就和衝燕麥片一樣方便,可以隨時給自己補充能量,穩定血糖。
肯定能的
有個女生問我:我是個學生,宿舍無法烹調雜糧,想在超市裡買些五穀雜糧粉來吃,但看到有位醫生在網上說:吃雜糧粉不能養生,還有害健康,嚇得不敢買了。真的麼?
我問:醫生到底說什麼啦?
“
五穀雜糧粉對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對身體不利。無論有沒有糖尿病,都不建議多吃。內分泌病房一聽患者吃雜糧粉就一個頭兩個大。一句話,吃雜糧不過是因為希望吸收慢一點,打成粉這樣增加吸收的事情,真是得不償失。
“
還有一位中年女士問:我吃雜糧粉好幾個月了, 早上和晚上都衝一大碗粉當主食,替代以前的一碗白米飯。感覺好像是瘦了點,但是怎麼覺得中午沒到午飯的時候就有點 心慌腿軟,是不是發生低血糖了啊?這和雜糧粉有關係麼?
是不是所有人都不能吃雜糧粉呢?其實問這個問題的人真不在少數,我回答過好幾十次了。在我看來,不是能不能吃的問題,而是該怎麼吃的問題。
幾年前,在雜糧粉剛開始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就注意到這類產品,然後開始做血糖實驗,當然,我是在健康人當中做的,因為食物GI值本來就是按健康人的血糖反應來計算的。
從理論上來說,
澱粉類食物的顆粒越細碎,質地越柔軟,加熱糊化越徹底,它的消化速度就越快。消化速度快,則吸收速度也會快,短時間內大量被吸收的葡萄糖湧進血管當中,就會造成血糖的快速上升。
按照實驗結果,
焙烤打粉確實會使同一食材的血糖指數加大,血糖峰值升高。比如說, 紅小豆和燕麥在常壓煮熟後的血糖指數分別只有25和61,而在焙烤打粉並沸水衝糊之後,可以分別上升到75和82(董洋等,2016)。
所以,對於患有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的人來說,
最好還是直接吃整粒煮熟的各種雜糧。而且一定要記得,即便是常壓整粒烹調,浸泡時間越長,烹調時間越長,血糖反應就越高。比如說,用壓力鍋來烹調雜糧時,保壓15分鐘和保壓25分鐘的效果就很不一樣。 保留一點咀嚼感的烹調方式,對控制血糖的效果會更好些,一味追求軟爛好消化,自然血糖反應就會高一些。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
吃雜糧的意義並不全是降低血糖,還有補充營養的目的。雜糧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含量幾倍於白米,甚至有些指標高出十幾倍。所以,即便雜糧糊糊的血糖指數和白米飯一樣高達80以上,也同樣值得吃。
特別是對於那些節食減肥的女生來說,主食的量通常都比較少。正常的一餐吃主食約乾重100克,但減肥的時候很可能就只吃50克。如果選擇吃五穀粉50克,肯定比吃50克大米煮的半碗飯得到的營養素含量高。
同時,
因為五穀雜糧粉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衝糊之後體積很大,其飽腹感也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和吃半碗白米飯相比,吃一大碗雜糧糊糊(50克雜糧粉衝糊之後體積約為400毫升)雖然乾貨差不多,熱量很接近,但顯得更容易飽,也不那麼容易餓。
所以說,對於沒有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但需要減少食量的 減肥者來說,焙烤後打粉的五穀雜糧仍然是一個好的選擇。
同時,雜糧粉的方便性也是一個吸引力。
對於那些宿舍不讓使用電器的學生來說,沒法用電飯鍋、電壓力鍋等來做雜糧飯和雜糧粥,吃可以用熱水衝調的雜糧糊糊就很方便,能讓她們輕鬆得到雜糧中的營養素,特別是作為加餐和夜宵很方便。 同時,對需要加餐的上班族來說,工作時間感覺飢餓,衝幾勺雜糧糊糊,就和衝燕麥片一樣方便,可以隨時給自己補充能量,穩定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