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38718972581

    青春期心理特點,應從青春期年齡階段來考察分析。青春期通常稱為青春發育期,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相當於小學後期和整個中學階段,一般指11~19歲年齡階段,其中11~15歲為少年期(青春早期),15~19歲為青年初期(青春期)。

    少年期具有一種半兒童、半成人的心理特徵,正處在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幼稚性錯綜矛盾的時期,是心理發生巨大變化的轉變期。青年初期具有趨向獨立性、趨向成人化的心理特點,處於獨立走向社會生活的準備時期,是心理發展趨於成熟的時期。

    青春期的心理發展特點,突出地表現在思維、情緒、意志和個性的發展上。

    (一)思維發展少年期在觀察的自覺性、穩定性、精確性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抽象邏輯思維開始佔有相對優勢,能根據抽象的命題進行邏輯推理,但基本屬於“經驗型”,由於易受情緒和興趣的制約,思維顯得片面和膚淺。

    青年初期抽象邏輯思維由經驗型向理論型發展,將各種經驗材料作出規律性的概括,用理論指導拓展知識領域,抽象邏輯思維已佔優勢,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性有了明顯發展。對他人的想法和觀點一般不輕信或盲從,觀察事物具有目的性和系統性,能從事物的本質和各種主要細節上,從事物因果關係上分清主次,喜歡標新立異,發表獨到見解,但水平較低,觀點常常偏激,難免片面化和表面化。

    (二)情緒發展情感豐富易變。少年期情緒易於動盪,具有明顯的兩極性。活潑而富有朝氣,常有衝動性,不善於剋制自己,行為不易預測,是最令人操心的危險年齡段。在待人接物上情緒色彩濃厚,心情好時整天興高采烈,心情不佳時整天悶悶不樂,情緒與理智的矛盾比較突出。自控能力較差,理智的防線較弱,常常偏激、片面,想得極端,做得極端。

    青年初期的情緒帶有文飾和曲折的特點,常常把自己的內心世界隱藏起來,對父母和成年人形成封閉,在封閉自我的同時又會感到孤獨。這一時期,他們把自己當做獨立的社會成員,努力使自己成為最理想的人,常以偉人、英雄人物為榜樣,對自己提出要求,加強自我教育,進行自我規劃,鞭策自己成為有用的人才。

    (三)意志發展少年期在行動中已有明確的目的性和主動性,在行動方面常為個人利益所驅使,情感易變,意志不穩定。青年初期,由於世界觀逐漸形成,在行動中比較自覺地把個人的目的和社會的目的融合在一起,根據自己的觀點和信仰採取相對的行動,克服少年期的草率從事、盲目行動,逐漸明辨是非。

    (四)個性發展自我意識的發展最為明顯。少年期,對人的內心世界、內心品質有了瞭解,開始要求瞭解別人和自己的個性特點,瞭解自己的體驗和評價自己,同時評價別人的個性、品質。自我意識發展的最大特點是成人感的形成,極力想表現出成人的作風和氣魄。但是,在自評和互評的問題上,常常不客觀、不全面、不穩定。

    青年初期,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表現為能獨立、自覺地按照一定目標和準則評價自己的品質和能力。在道德意識、道德行為上日益加強,情感上不再依賴父母,獨立地選擇所喜歡的事物。但是,自我意識的發展還處於不夠成熟的階段,分析評價自己還不深刻,甚至還不穩定。他們希望父母、老師對其行動不作嚴格限制,他們要自由支配時間,捍衛自己的觀點和評價標準,因而,易與家長、教師產生分歧。

    概括起來,青春期的心理特點離不開五對矛盾:一是封閉性與孤獨感;二是獨立性與依賴性;三是對抗性與順從性;四是情緒和理智;五是求知慾與辨別力。我們應該很好地認識青春期的心理特點,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懷孕32周了,剛吃完飯就感覺肚子餓,究竟是否屬於正常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