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179176165

    “調”的狹義概念就是音樂的高度,更準確地說,是主音的音高。當我們說某一首歌是“A調”時,意思往往是do=A。任何一個音都可以成為調式的主音,所以,這個意義上的“調”有12個,但由於等音的關係,共有個17個調名:C調,升C(降D)調, D調,升D(降E)調,E調,F調,升F(降G)調,G調,升G(降A)調, A調,升A(降B)調,B調。

    調式是由一個主音統轄幾個音構成的固定音群組織。我們可以試一試:隨便找一首歌,將其中出現的音一一記下來,刪除重複的音,就會發現一共只有七個(或者六個、五個)音。反覆哼唱這段旋律,還會發現在這七個音中有一個音起“領袖”作用,其它的音都有向它靠攏的趨勢,這就是主音。例如,將《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作為分析物件,其中出現過的音(按照在歌中出現的順序,並且刪除了重複的音)是:do,so,mi,re,la,si,fa,共七個音。不管這首歌有多麼長,也不管某一個音重複使用了多少次,我們可以斷定不會有第八個音出現。在這首歌中,開始的音是 do,結束的音也是 do,因此,毫無疑問它就是主音。這樣,知道了誰是主音,也知道了調式中包含哪幾個音,就已經懂得了這種調式,所差的就是給它一個名稱。

    大調式和小調式也可以稱作大音階和小音階

    調式的種類很多,但應用最廣的是這兩種。尤其是自然大音階,幾乎在世界各民族都能找到。自18世紀以來,大小調式體系是歐洲音樂理論的核心,影響之大是無與倫比的。

    自然大音階由七個音組成,其音程間隔為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基礎是七個自然音級,而七個自然音級是建立在五度相生的基礎上的。我們可以隨意以一個音為主音,按純五度的關係向上、下兩個方向尋找其它的音,比如從C開始,會得出F←(C)→G→D→A→E→B。將這七個音由主音開始向上排列,正好是自然大音階 do,re,mi,fa,so,la,si。假定以G為主音,可以得出C←(G)→D→A→E→B→#F,排列成音階的樣式就是G—A—B—C—D—E—#F,其唱名仍然是do,re,mi,fa,so,la,si。可見,同樣的音程結構可以在任何音高上實現;換言之,只要附合這樣的音程結構,就是這一種調式,不論其音名是什麼。

    同大調式一樣,小調式也有“自然小調式”、“和聲小調式”、“旋律小調式”三種。

    自然小調式是直接從自然大調式轉化而來的,也是由七個自然音級組成,只是用la做主音,即la,si,do,re,mi,fa,so,la。其音程結構為全—半—全—全—半—全—全。小調式的第Ⅰ、Ⅲ、Ⅴ級音(即la、do、mi)也是調式中的穩定音級,但是,它的三個主要和絃(主和絃、屬和絃、下屬和絃)都是小三和絃,這使得它帶有柔和、暗淡的色彩。此外,由於自然小調式的Ⅶ級音到主音不是半音關係,所以不具有導音的強烈傾向性。

    和聲小調式是在自然小音階的基礎上升高Ⅶ級音形成的,音程結構為全—半—全—全—半—增—半,用唱名來說就是la、si、do、re、mi、fa、#so、la。這樣等於是“製造”了一個導音,加強了調式的推動力。不過,在Ⅵ級和Ⅶ級之間的增二度很彆扭,既不好唱,也不好聽。為了避免這個不利因素,在作曲時通常不使這兩個音連續進行。和聲小調式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調式,在歐洲傳統音樂中它的使用頻率超過自然小調式。

    旋律小調式的音階在下行時同自然小調式完全一樣,上行時則將Ⅵ級音和Ⅶ級音都升高。其目的是既保留導音的推動力,由避免出現增二度音程。下面是以A為主音的三種小調式的音階,順序為:1,自然小調式;2,和聲小調式;3,旋律小調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睡什麼樣的床墊好,什麼材質的床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