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漢末的問題是從漢靈帝立儲之爭就開始形成的,並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
靈帝在世的時候,在何皇后的兒子少帝和董太后撫養的兒子獻帝之間,到底立誰為太子,就一直沒有決定下來。靈帝死後,在何進的支援下,才強行立何皇后的兒子為帝,之後形成了由何進擔任大將軍輔政,何進的弟弟何苗掌握禁軍的局面。但何進出身屠戶,在講究門第出身的漢末,顯然是被盤踞政壇多年的世家大族所看不起的,不能服眾。
何進和何皇后掌握朝廷局勢之後,最不應該的就是逼死了董太后。本來何進姐弟就不能服眾,又幹了逼死靈帝的母親董太后,這就授人以柄了,給別人留下了反對他的口實。而這也反映出他們作為寒門出身的人,驟然而貴,缺乏基本的政治素養,處事不夠穩妥,缺乏策略性,見識比較短淺。以他們的這種作風,失敗是早晚的事。
何進輔政的同時,靈帝時期就已經形成的十常侍依然把持著宮廷,而且很快就博得了何皇后的歡心,繼續保持著對朝廷局勢的影響力。何進希望誅殺十常侍,本來已經說通了何皇后,但是十常侍向何皇后哭訴哀求,何皇后畢竟是女人,心軟了,就答應放他們一馬。其實,只要能做好何皇后的工作,何進又是輔政的大將軍,誅殺十常侍並不難。但因為有黨錮之禍,何進就有些心有餘悸,怕自己弄不成事,反而被十常侍陷害。
何進和十常侍的鬥爭簡單來看,似乎像是黨錮之禍的延續,包括袁紹兄弟、曹操能夠支援袁紹,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在此。但從另外的角度看,實際上並不完全是這樣,而是十常侍和何進在爭奪對皇帝的控制權。因為這時候皇帝還很小,如果十常侍能夠取勝,就將完全控制朝廷,如果何進成功,也同樣可以完全控制朝廷,這就是東漢時期內廷和外朝之間在控制皇權問題上的鬥爭。
何進召董卓進京以誅殺十常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十常侍是掌握著一部分宮廷的禁衛軍的,何進所掌握的禁軍可以控制京城,但是並不能控制皇宮內部。所以,何進擔心的就是一旦和十常侍發生衝突,他是沒有能力完全壓倒十常侍的。而何進最後的結果也證明,何進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只要進了皇宮,任何人都在十常侍的威脅之下。
但十常侍的行動沒有得到何皇后的命令和允許,事先也沒有與京城禁軍串聯,所以他們只能殺死何進,卻無法馬上接管何進掌握的軍隊,也就無法迅速控制京城局勢,從而出現了袁術率軍火燒宮門,強行進攻皇宮,試圖一舉徹底消滅宦官集團的做法。兩邊火拼的結果就是京城局勢大亂,為董卓進京後迅速控制局勢提供了機會。
從這個角度說,何進和十常侍的政治鬥爭是必然要爆發的,而且必然是你死我活的,必須是有一方被徹底消滅才能結束的,因為這是關係到皇權中樞的控制權的鬥爭。而從當時的形勢以及後來的發展看,如果何進不召董卓進京,他是沒有在這場鬥爭中取勝的把握的,必須要尋找外來力量來幫助自己取得優勢,從而在優勢兵力的對比下以政治方式解決這個衝突。
實際上,輔政大臣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工作,因為輔政大臣意味著,雖然不是皇帝,但卻要掌控一部分皇權,這必然會引起皇帝的不滿,如果皇帝與其他人串通,或者其他有野心的大臣突然發動政變,也是可以以皇帝的命令為名義的。
西漢時霍光在輔政期間,就以政治方式解決了與他一起受命輔政的上官桀和公孫弘,完全控制了局勢。三國時就更多了,孫權死後東吳就出現了輔政大臣之間的連續火拼,先是諸葛恪殺死孫弘,之後又是孫綝殺死諸葛恪,都是在爭奪對皇權的控制權。曹魏同樣也出現了曹爽與司馬懿的鬥爭,而且最後以司馬氏完全架空曹氏,取代曹魏而結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漢末的問題是從漢靈帝立儲之爭就開始形成的,並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
靈帝在世的時候,在何皇后的兒子少帝和董太后撫養的兒子獻帝之間,到底立誰為太子,就一直沒有決定下來。靈帝死後,在何進的支援下,才強行立何皇后的兒子為帝,之後形成了由何進擔任大將軍輔政,何進的弟弟何苗掌握禁軍的局面。但何進出身屠戶,在講究門第出身的漢末,顯然是被盤踞政壇多年的世家大族所看不起的,不能服眾。
何進和何皇后掌握朝廷局勢之後,最不應該的就是逼死了董太后。本來何進姐弟就不能服眾,又幹了逼死靈帝的母親董太后,這就授人以柄了,給別人留下了反對他的口實。而這也反映出他們作為寒門出身的人,驟然而貴,缺乏基本的政治素養,處事不夠穩妥,缺乏策略性,見識比較短淺。以他們的這種作風,失敗是早晚的事。
何進輔政的同時,靈帝時期就已經形成的十常侍依然把持著宮廷,而且很快就博得了何皇后的歡心,繼續保持著對朝廷局勢的影響力。何進希望誅殺十常侍,本來已經說通了何皇后,但是十常侍向何皇后哭訴哀求,何皇后畢竟是女人,心軟了,就答應放他們一馬。其實,只要能做好何皇后的工作,何進又是輔政的大將軍,誅殺十常侍並不難。但因為有黨錮之禍,何進就有些心有餘悸,怕自己弄不成事,反而被十常侍陷害。
何進和十常侍的鬥爭簡單來看,似乎像是黨錮之禍的延續,包括袁紹兄弟、曹操能夠支援袁紹,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在此。但從另外的角度看,實際上並不完全是這樣,而是十常侍和何進在爭奪對皇帝的控制權。因為這時候皇帝還很小,如果十常侍能夠取勝,就將完全控制朝廷,如果何進成功,也同樣可以完全控制朝廷,這就是東漢時期內廷和外朝之間在控制皇權問題上的鬥爭。
何進召董卓進京以誅殺十常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十常侍是掌握著一部分宮廷的禁衛軍的,何進所掌握的禁軍可以控制京城,但是並不能控制皇宮內部。所以,何進擔心的就是一旦和十常侍發生衝突,他是沒有能力完全壓倒十常侍的。而何進最後的結果也證明,何進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只要進了皇宮,任何人都在十常侍的威脅之下。
但十常侍的行動沒有得到何皇后的命令和允許,事先也沒有與京城禁軍串聯,所以他們只能殺死何進,卻無法馬上接管何進掌握的軍隊,也就無法迅速控制京城局勢,從而出現了袁術率軍火燒宮門,強行進攻皇宮,試圖一舉徹底消滅宦官集團的做法。兩邊火拼的結果就是京城局勢大亂,為董卓進京後迅速控制局勢提供了機會。
從這個角度說,何進和十常侍的政治鬥爭是必然要爆發的,而且必然是你死我活的,必須是有一方被徹底消滅才能結束的,因為這是關係到皇權中樞的控制權的鬥爭。而從當時的形勢以及後來的發展看,如果何進不召董卓進京,他是沒有在這場鬥爭中取勝的把握的,必須要尋找外來力量來幫助自己取得優勢,從而在優勢兵力的對比下以政治方式解決這個衝突。
實際上,輔政大臣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工作,因為輔政大臣意味著,雖然不是皇帝,但卻要掌控一部分皇權,這必然會引起皇帝的不滿,如果皇帝與其他人串通,或者其他有野心的大臣突然發動政變,也是可以以皇帝的命令為名義的。
西漢時霍光在輔政期間,就以政治方式解決了與他一起受命輔政的上官桀和公孫弘,完全控制了局勢。三國時就更多了,孫權死後東吳就出現了輔政大臣之間的連續火拼,先是諸葛恪殺死孫弘,之後又是孫綝殺死諸葛恪,都是在爭奪對皇權的控制權。曹魏同樣也出現了曹爽與司馬懿的鬥爭,而且最後以司馬氏完全架空曹氏,取代曹魏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