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呆木閒人
-
2 # 青衫素人
原因很簡單,最重要的是魯迅先生寫出來的文章、小說大多帶有批判時代、批判封建禮教、批判那個人吃人時代的意味。而且以目前的觀眾群體來看,將這種極具心酸諷刺意味的文章改編成影視劇,很明顯不會有很多人買賬。
所謂的“批判”,這就比較敏感了,畢竟在過兩年就是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了,距離民國足足有了一百年甚至一百一十年的歷史了。就像張黎拍的《走向共和》一樣,本身魯迅先生所批判的某些方面中,恰恰映射了現下的某種風氣。既然有觀點,就一定會有反對的聲音。所以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情,所以不再多說。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原著與衍生出來的影視作品所面對的觀眾群體不同了。
清末、民國是一個什麼時代?一段充斥著混亂、黑暗、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時代。
魯迅先生生於1881年9月,當時的清國剛剛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蕩長毛、剿捻子、小日本還在1874年以僅有幾條破船張嘴閉嘴就意圖侵佔臺灣,魯迅先生出生後,恰恰又逢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國家內憂外患,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熱之中,魯迅先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長起來的。所以魯迅先生的文章帶有很強的時代意義,讓人讀起來就不禁覺得歷史的厚重感。正因為魯迅先生所處的時代非常動亂,魯迅先生的文章才會如此具有辛酸的諷刺意味。
就比如魯迅先生寫的《孔乙己》,《孔乙己》的中心思想是什麼?諷刺長衫客嗎?諷刺商人的唯利是圖嗎?很明顯,都不是。魯迅先生要諷刺的正是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封建禮教,諷刺的正是那個在新文化運動下,某些人的封建復古逆流。所謂的孔孟之道、所謂的傳統教育,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或許真的可以將“孔乙己”式人物批次“生產”。
又比如魯迅先生寫的《阿Q正傳》,阿Q精神是什麼?就是在精神上,用虛假的勝利來自我安慰。那麼魯迅為什麼要塑造出這樣的一個人物?很明顯不是為了一時興起寫出來的。
我在前文也說過,魯迅先生生活的時代非常動亂,對於洋人奴顏婢膝,一臉奴才相,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而對於自己的“臣民”卻高傲的擺起了“主子”架,瘋狂的剝削、壓榨自己的臣民,使其成為自己腳下的一隻麻木、毫無思想的螻蟻。面對外國列強,你打我一拳,我在心裡自我安慰是“兒子打老子”。所以魯迅先生對這種畸形的變態心理進行了概括:“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粉飾,聊以自慰。所以華人倘有權利,看見別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數’作他護符的時候,多是兇殘橫恣,宛然一個暴君,做事並不中庸。”可以想想看,這樣的一部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其內涵必將離原著十萬八千里。
很顯然這種極具批判的文學作品拍出來後,並不適合現下的國情,甚至會引來一部分人的口誅筆伐,這是製作方最不希望的看到的情況。
關於歷史,現在的觀眾群體從前在熒幕上接觸到的都是極具粉飾太平的戲說歷史,卻很難看到那段歷史的真正面目。所以魯迅先生的作品改編成影視劇,不光電視劇觀眾受不了,原著讀者也受不了。
現在的影視劇賣點是什麼?是愛情、宮鬥、小鮮肉,很明顯,魯迅先生的作品並不適合走這種風格。
回覆列表
魯迅先生的作品,其小說都為短篇,《阿Q正傳》長點,中篇都算不上。既然如此,那情節結構就短小,不適合影視改編。其次,魯迅作品過於嚴肅,不適合大眾娛樂消遣,試想一下,一對情侶進了影院看拿著人血饅頭啃,那心裡會是個什麼滋味。再者拍片的導演們,可能文化層次也達不到理解魯迅作品內涵之精髓的高度,一旦拍了可能也是徒有其表而不得其味。你想,今天的導演拍個片不弄票房,不賺吆喝,虧本買賣,誰傻蛋!